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时刻被技术包围着,无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技术密切相关。不止个人生活,连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技术界定了一个社会或一个时期,如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同样社会的进步也迫切需要每个公民技术素养的提升。对于目前的教育,人们过于重视知识的获得,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同等重要的技术素养。化学这门课本身就包含着科学与技术,而现在的化学教材中包含的技术素养没能被充分挖掘利用。在高中必修阶段,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化学知识外,还要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无论今后学生是否从事有关化学方面的职业,形成一定的技术素养对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运用技术思维去思考事情都至关重要。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探讨技术素养内涵,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以及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等问题为主线,和对高中必修化学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尝试将技术素养融入到化学教学课程设计中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能够全面发展,融入并改造这个充满技术的社会。首先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然后对“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技术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技术素养的四个要素—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及方法及技术理性进行论述,中学阶段技术素养的培养内涵意义等,奠定了整片文章的理论基础。再此理论基础上对高中一线化学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当前化学教师对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现状并不乐观,教师没有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的思路与方法。针对这样的现状,从技术构成的四个要素角度对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教材内容,教材呈现方式等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策略。并且选取人教版中有两个利于培养技术素养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今后关于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