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及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重大生产装备状态监测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开发”(20131101029)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是针对矿井顶板的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问题而提出的。本文结合煤矿井下顶板监测的现场实际需要,以及中国2025智慧煤矿的发展要求,开发了一套基于无线传输的矿井顶板监测以及预警系统,实现对顶板的离层信号和应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上传,以及对顶板灾害的预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调研矿井顶板现场监测现状,分析了无线传输技术在矿井顶板监测与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井下实际安装和操作需求,制定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与预警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整个系统由一台上位机、一台CAN转以太网模块、多台中继装置,以及数十台矿井低功耗无线顶板监测装置组成。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基于现场无线网络的实时顶板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上位机与CAN转以太网模块之间、模块与中继装置之间采用有线传输,中继装置与顶板监测装置之间采用无线传输。
  在充分考虑煤矿井下仪器仪表设备防爆要求以及无线设备低功耗要求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11为主控制器的低功耗无线顶板状态监测装置硬件电路和顶板中继器装置硬件电路。除主控制器以外,装置中主要还包含电源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多参量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蓝牙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等硬件电路。
  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编写了具有低功耗和无线传感特性的矿井顶板监测装置程序。它主要包括主程序、功耗管理程序、OLED屏幕显示程序、多通道信号采集程序、外部FLASH存储程序、时钟读写与参数掉电存储程序、光触发与物理按键识别程序、蓝牙通讯程序等。此外,根据数据转换和传输的要求编写了中继器程序,其主要包括OLED屏幕显示程序、外部物理按键程序、蓝牙数据收发程序以及基于CAN通信的数据收发程序等。硬件与软件功能实现矿井顶板多监测传感器的低功耗运行和无线数据传输,不仅延长了意外停电后对顶板连续监测的时间,而且减少了矿井应对突发事故的盲目性。
  通过分析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与数学模型在矿井顶板预测预警中的优缺点,结合本文所开发监测系统可获得的顶板特征信息,建立了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矿井顶板预警模型,开发了集监测和预警于一体的上位机软件。基于山西晋煤集团某矿井的顶板监测历史数据,验证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实现矿井顶板动态预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矿井顶板的动态评估和预警。
  在实验室以及晋煤研究院车间对各部分装置单项功能以及整体系统功能进行联合调试,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地完成对顶板信号的采集、存储、上传与预警,实现了数据在无线网络下的有序传输,有效提高通信线路意外切断后,顶板监测的连续性,既提高了矿井顶板监测的可靠性,也为进一步分析预测顶板动态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压力愈来愈大。拥有高速、安全、准点率高等优点的地铁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由于地铁运行引发的沿线变压器直流偏磁事件也越来越多,直流偏磁日益成为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威胁。本文针对地铁供电系统引起周边交流电网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现象进行了详细理论研究,提出了多列车杂散电流分布模型,改进了偏磁状态下的J-A公式,建立了地铁牵引系统与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促进企业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文化和思想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新时期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与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后,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政工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现阶段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若干对策思考。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重要
期刊
本课题来源于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重大生产装备状态监测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开发(20131101029)”的重要子课题,本课题致力于解决现有胶带输送机数据传输系统传输方式单一、落后且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胶带输送机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一环,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避免胶带输送机发生的跑偏、打滑、撕裂等故障对煤炭生产以及人身造成重大损失,国内外研发了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直流储能装置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和负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布式电源在电源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直流负荷通过变换器与电网相连。相较于交流配电系统,直流配电网具有电能传输容量大、便于分布式能源接入、线路损耗小、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高等优点。然而,直流配电网系统阻尼小、故障电流上升快,传统交流配电网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方案无法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而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
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配电网中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也增大了配电网遭受网络物理攻击的风险。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在配电网中将储能装置和新能源发电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对配电网的冲击,提高太阳能发电的利用率,并为电力用户节省开支、获得收益。因此,开展配电网中光储系统配置优化研究,并有效地识别、检测和抵御各种恶意网络物理攻击,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
面对全世界日益紧张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风能因其高蕴含量、可再生性和清洁性等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风力发电机型,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使用而使得逆变器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和电机转速之间不再具有耦合关系,这将导致该交流电的频率变化时,出现频率失去发电机惯性支撑作用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
微电网作为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的有效途径,将在未来电力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是一个低损耗的自治系统。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配置合理的储能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得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联络线功率的波动性带来的新能源消纳瓶颈问题和交、直流子网之间交互功率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交直流混合微
我国薄煤层储量丰富,在煤炭工业革命3.0时代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采煤,但自动化、智能化开采程度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实现单机自动化控制主要依靠电液控制系统,该系统也是煤矿实现少人化、智能化开采的基础。本课题针对国内薄煤层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较少,且传统电液控制系统现场设备较多,集成化、一体化程度低,很难在薄煤层狭窄的工作面广泛推广的问题而提出。本文以“液压支架集中远程自动化控制+人工干预”为研究思路,
随着分布式能源、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的大量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以及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变换器通过开关网络将交直流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侧的交直流谐波发生耦合,进而导致变换器两侧的电压电流波动相互影响、恶化电能质量。然而,变换器运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特性,这给两侧的谐波交互特性分析带来了挑战。因此,对变换器建立精确的谐波传输模型,准确分析其谐波交互特性
摘 要:在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化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对计算机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同时,计算机网络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类智慧的承载体—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也与时俱进,逐步登上数字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图书管理者的角色也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他们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借助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更加高效地管理着各种杂志和书籍,无论实体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