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点优化的DIC方法研究及单轴压缩砂土试样最大剪切应变场的统计分析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传统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采用的布点方式(水平成行,垂直成列)很可能会将一些测点分布在散斑质量较差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点优化、Newton-Raphson(N-R)迭代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DIC方法。首先,通过在原始测点周围寻找散斑质量较好的区域来优化测点位置;然后,采用基于N-R迭代与PSO算法的粗细搜索方法计算优化后(非均匀分布)测点的位移场;最后,采用二维格林样条插值算法对该位移场进行插值以获得原始测点处的位移场,再由中心差分方法获得应变场。利用试验机对砂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砂土试样一个喷涂了散斑表面的图像,实验结束后,利用DIC方法程序,对所拍摄的部分图像进行计算。为了深入揭示砂土试样剪切带的启动机理及演变规律,对DIC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双三次样条插值,从而获得光滑性较好的最大剪切应变分布,根据纵向应变较高时清晰剪切带所处位置在砂土试样上布置测线,对测线上的最大剪切应变进行统计,获得测线上最大剪切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演变规律;根据上述两种统计量的线性规律丧失所对应的平均最大剪切应变作为剪切带萌生的条件,进而获得剪切局部化区域尺寸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当样本子区尺寸在21~41pixel之间时,对于平均灰度梯度处于10~20pixel-3,且预加应变量处于0.01~0.05之间的散斑图,采用本文提出的DIC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结果,这与优化测点位置有关。若采用本文提出的DIC方法仅对原始测点中分布在散斑质量较差位置处的那些测点进行优化,有望获得更为理想的测量结果。2)随着纵向应变的增加,沿剪切带方向上的最大剪切应变由低值多峰向高值少峰转变;测线上最大剪切应变发生突增的点、局部高值点及低值点均有可能发展成为主峰。3)测线上最大剪切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随纵向应变的演变规律在总体上均呈上凹形,但当纵向应变较低时,二者均呈线性。剪切带萌生对应于应力-纵向应变曲线的线性硬化阶段的初始阶段。4)随着纵向应变的增加,砂土试样中发生剪切局部化的区域越来越大。欲达到相同的剪切局部化区域尺寸,含水率高的砂土试样所要求的纵向应变较高。当纵向应变较高时,含水率高的砂土试样的剪切局部化区域尺寸比含水率低的砂土试样要大,这与其塑性变形阶段较长有关。
其他文献
潜叶蝇(agromyzid leafminers)是危害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一类世界性重要小型害虫,尤其外来斑潜蝇迅速入侵我国加剧了危害态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合理利用寄生蜂进行“
AUV是目前开发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以及利用海洋空间的关键性装备,而保障其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隐蔽性地自主导航定位和执行水下任务也成为各国的研究重点。SINS拥有高自
铝合金是轻合金的一种,是一类在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在飞机的应用材料中,铝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密度而成为飞机结构
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是最具代表性的捕食线虫真菌,能够在诱导条件下产生三维菌网捕食线虫。诱导产生捕食器官是捕食线虫真菌从腐生到寄生生活方式的标志性转
针对2010年金川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集中有关镍基合金板拼焊技术方面的难题,本课题进行纯镍薄板等离子弧焊接工艺研究。等离子弧焊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高能束流焊接技术,
伴随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高填和深挖形式的路基逐渐增多,高填方路堤填方高,工程量大的,在自身重量和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整体滑坡、不均匀沉降等路基失稳
利用线虫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药效持久,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捕食线虫真菌作为病原线虫的重要天敌,是自然界中控制和调节线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也
食线虫真菌是一类土壤微生物,作为线虫的天敌,它们对于维持线虫在土壤.生态外境中的种群动态平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ilgospora)是研究捕食线虫
截至2019年,全世界建成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近4万公里,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达到3.5万公里,占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总里程的80%之多。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与运营不仅促进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线路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三产结构的改善,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从经济增长、交通可达性、三产结构以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斜坡入路至基底动脉顶端的解剖特点,探讨经该入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可行性,为其在临床上推广提供解剖学证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