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而后生 各得风流——探微八大山人与董其昌书法艺术之比较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ong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明清两代书法大家,董其昌和八大山人分别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审美内涵历来深受后人景仰、关注和思考。众所周知八大山人学董慕董之事实:自中年始约二十年时间潜心学董书而达到形神毕肖、几可乱真的地步,后期风格陡转,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董书面貌的崭新书风,但他一生都爱看董书,至终依然未改。他们之间这种特殊的艺术师承关系,必然引发后人从不同层面的探究。本文把他们的代表作品进行比较,从书法艺术本体的各构成部分(用笔、用墨、结字、章法和神韵风格)入手,又将其上升到探求中华传统文化本质精神的高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艺术发展和艺术追求的最本质规律:艺术中的蕴含元素及其相应表现形式各具态势、千变万化,但艺术的发展过程和体现其中的人类精神是共同的、恒古不易的。这种研究对于艺术不断向前迈进无疑有着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冯钢百艺术历程的整理与分析。从较为客观角度对冯钢百的艺术成就进行研究与探讨,得出结论如下:早在明清时期广东西画之就风颇为流行,这为冯钢百学习油画的提供了良好的
古往今来,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彼此到达的媒介。桥作为便利交通、城市结构物,一种有形的历史传承,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当人们对其功能目的得到满足时,对其美学的要求也越来越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城市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社区居住形式逐渐代替了我国以往的胡同、里弄等院落住宅。社区环境直接影响着人
本文以事实为依托,通过对于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色,民间美术造型特色及其形成原因的论证,运用举例、比较等研究方法,把民间美术造型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具体影响作为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