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这种人类的积极情感与亲社会倾向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传统研究只局限在外显层面上,但是存在于无意识层面的内隐感恩同样重要。对于处在青春发育初期,内心还不够成熟的初中生,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采用感恩内隐联想测验(IAT)和《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以及《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PTM),选取了初中75名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并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别测量初中生的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并考察两种感恩的相关关系;(2)测量初中生的亲社会倾向水平,并分别考察其与初中生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外显感恩的总体水平高于中间值。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外显总感恩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对社会感恩和他人感恩的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外显总感恩水平上、自然感恩和他人感恩的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社会感恩的分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初中生的内隐感恩效应显著,内隐效应值为0.807。初中生内隐感恩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3)初中生内隐感恩只与外显感恩量表中的他人感恩显著相关并且相关系数较低,与其它分量表均无显著相关,属于不同的心理建构。(4)初中生亲社会倾向总体水平高于中间值。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总倾向水平不显著;但在公开、依从、情绪和紧急情境中存在显著差异;在匿名和利他情境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总倾向水平、公开、匿名、情绪和紧急情境存在显著差异;在利他和依从情境不存在显著差异。(5)初中生亲社会总倾向水平与外显总感恩水平相关显著;但是社会感恩与匿名和利他情境相关不显著;自然感恩与公开、利他和情绪情境相关不显著;他人感恩与公开情境相关也不显著。(6)初中生亲社会倾向与内隐感恩相关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由于亲社会倾向量表属于自陈量表,具有外显性,并且被试在测验时可能具有社会赞许倾向从而影响了两者之间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