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以北屯市两所养老院为例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的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干预组干预结束1个月后,对照组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UCLA孤独量表(UCLA)和自尊量表(SES)对两组进行前测(干预前)、后测(干预后)和追踪测(干预结束1个月后)3次测量,在干预第2周、第4周、第6周使用STAI进行随访,对焦虑的改变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状态焦虑维度(SAI)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的分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质焦虑维度(TAI)和孤独评分的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干预组干预6周后、后测和追踪测SAI评分较前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追踪测和后测在SAI评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在消极应对维度后测和前测、追踪测和前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追踪测和后测在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TAI、积极应对、孤独和自尊维度在干预前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追踪测在SAI、TAI、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孤独和自尊各维度评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干预组后测SAI评分、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追踪测SAI评分、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TAI、积极应对、孤独和自尊维度各时间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成组t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表明,SAI和消极应对维度的前后测差值、前追踪测差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显著改善干预组被试的焦虑情绪,主要体现在状态焦虑维度评分的降低。  2.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显著改善干预组被试的应对方式,主要体现在消极应对维度评分的下降。  3.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干预组被试的积极应对维度和孤独维度有改善趋势,但效果不显著。  4.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效果能够持续一个月,主要体现在追踪测干预组被试状态焦虑维度评分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干预后其评分无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其疗效差,发病机制复杂引得学界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认为,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活化是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同时,大量体内试验发现,活化后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