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处于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严重损害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政治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本文通过分析指出,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公共危机,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责无旁贷,现有的危机管理体制在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传统官僚制的局限使得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能否把公众参与理论引入到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学理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导致我国公众在参与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限制性、一体化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局限,应急管理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公众观念的制约,公众应对危机的整体素质不高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借鉴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成功引入公众参与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总之,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水平和意识必然会从质变成长到量变,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的引导和推动。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和前景,试图提出有些许参考意义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