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不同途径在心梗的不同时期移植体外培养增殖的自体骨骼肌星状细胞,观察其移植后能否在心肌梗塞区进一步增殖分化,形成心肌样横纹肌组织,修复损伤心肌,进而为细胞心肌成形心脏功能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用杂种犬 6条,雌雄不限,体重18-25Kg,随机分为A B两组,每组3条。采用加拿大人Chiu RCJ的骨骼肌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培养骨骼肌星状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细胞计数,台盼蓝排斥实验估计细胞活力。体外培养10-14天,当细胞数量达5-6X10~7,用含0.002%DAPI的细胞培养液标记过夜,术日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将其悬浮于5-6ml无血清培养液中。心肌梗塞模型的制作:全身麻醉,外侧开胸,采用冠脉结扎与半环形冷冻相结合于左室侧壁做心肌梗塞Ⅰ区,在其邻近位置单纯冷冻法做心肌梗塞Ⅱ区。组A:在心肌梗塞急性期将细胞悬液经结扎的冠状动脉及肌壁分别注射到自体犬的两个心肌梗塞区。组B:在自体骨骼肌星状细胞原代培养的同时行心肌梗塞模型制作,术后继续饲养实验动物,10-14天后,在心肌梗塞亚急性期二次开胸移植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骼肌星状细胞,移植途径同组A。细胞移植后4周,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1)本实验分离出的骨骼肌星状细胞,台盼蓝排斥实验估计细胞活力为70-80%,纯度95%以上,体外培养延迟传代,细胞间相互融合形成多核肌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其骨骼肌源性。(2)冠脉结扎与半环形冷冻相结合及单纯 冷冻法可成功制作小面积心肌梗模型。(3)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组A心 肌梗塞二区可见少量散在荧光,组B心肌梗塞1区未见荧光分布:两组实验动物 心肌梗塞*区于注射部位均见线形荧光,但石蜡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均未见 横纹肌组织,电镜下见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及杂乱无章的胶原纤维。 结论: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实验研究结果,自体骨骼肌星状细胞。O肌成 形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