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全世界五百强中已有四百五十多家来华投资,投资额已连续十六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这其中的重点又是制造业。中国已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工厂”。然而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却相差巨大,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4万美元一年,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本文将侧重在现有的资源背景格局下如何通过五常法,内部客户化目标管理、品质控制、快速反应、TPM等方法提升企业的反应速度。第一、提高人的主动性。以部门为核心的扁平组织,适当的部门授权,明确各部门的内部客户,目标的明确,合理地考核、评估、表彰、奖惩,都是促进人员快速反应的因素。第二、创建合理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让人员、机器、环境、物料、文件、信息环境都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避免因人员缺乏培训出废品,机器缺备件而停工,图纸未更新而出错等。第三、精简流程及全员设备管理分清每一流程设置的目的,流程要适时而变。多余的动作,库存、运输路线都要精简。谋求人、机、物流程的最佳状态。全员设备保养中机器的正常运转时数往往是生产的瓶颈。如何有计划的保养机器,使机器最大程度的正常运转并且进行动作分析,配合机器的节奏,调配人手,缩短搬运,取拿路线以达成高效而均衡的生产。第四、质量控制快速反应现实的生产中总有一些异常的事情发生。缺料、机器坏、产品不良、停电等等异常状况都需要畅通的信息传递,并授权相应的人员做出相应决定。令特的QRQC将工厂问题划分三个层面,班组问题,车间问题,公司问题,当超出警戒线就要立刻报告相关决策者,到现场决定。如班组不能解决,立刻上报车间或公司。目视化的报警系统,快捷的沟通工具,有利于推动各层员工、管理者围绕问题运转,围绕瓶颈想办法。本文围绕人、机、物、法、环等方面如何实施快速反应进行探索,可操作性较强,对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