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6万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日趋凸显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其中人民群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当前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不高且非均等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对于这种情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措施,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的重要课题之一,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也在国内学术界广泛开展,并卓有成效,但是距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蚌埠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在2017年更是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也有一定提高。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存在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蚌埠市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还未建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希望深入研究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并为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建言献策。首先,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人民生活需求等出发,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界定。接着,本文以蚌埠市为研究切入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研究蚌埠市在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分析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十三五”期间,蚌埠市将按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服务项目和标准,强化公共资源投入保障,不断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快构建健康蚌埠、文化蚌埠、安居蚌埠、和谐蚌埠、人文蚌埠,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当前,蚌埠市基础教育服务主要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衡三个问题;蚌埠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存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均等、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三个问题;蚌埠市基本社会保障方面主要存在参保人数不均衡、社会救济不均衡两个问题。蚌埠市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公共财政制度不够完善,二是公共服务的体系存在缺陷,三是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单一。最后,本文在认真学习国内部分城市和国外部分国家在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先进措施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对策。针对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包括:一是构建科学的公共财政制度,二是完善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创新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本文从根本上分析出蚌埠市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他国家和城市目前的发展情况,取长补短,吸取经验和精髓,并从实践意义上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旨在推进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争取大力促成蚌埠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