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广大村民集中民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形式――村民自治。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村民自治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村民自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发展。结合本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本文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以村民自治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加强村民自治建设的意义,并结合S村村民自治的实例来探究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选举权的变相被剥夺、村民的民主意识不高、村“两委”班子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及村务公开形式主义严重等,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法制不健全、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价值观的扭曲及经费不足等,并结合相关理论,从党的领导、发展经济、提高文化教育及完善法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