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育界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在国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专业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合格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一环。而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渐渐暴露出模式僵化、无法有效调动高职学生自身能动性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出应用型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结构;研究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为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内化吸收知识效率。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会大量阅读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取出主流的理论思想,总结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教学模式、流程结构和实施方案,之后确定本次研究的的目标和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教学实践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会就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两个班级开展"Excel单元格使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实践活动,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遵循研究基本步骤,通过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教学活动成果调查,完善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流程结构和教学方案,研究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这一阶段,研究者会通过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和信息的分析,初步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应用类课程中实施的教学优势,发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存在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导致自主学习阶段的效果偏差较大、教师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讨论掌控课堂还不熟练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对于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