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倍受学术界关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成长问题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成长迅速,各方面建设开始向成熟迈进,但是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干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风险。旅游产业关联性较强,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交叉性产业,民族地区由于受到自身特殊的经济、社会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在民族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近年来,民族地区突发事件频繁发生,2008年3月份“拉萨3.14事件”,5月份“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0年4月玉树“7.1级地震”,8月舟曲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打击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给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所面临的风险: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自身结构问题引起的风险,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内部企业管理经营引起的风险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建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呼伦贝尔、丹东、长白山、恩施、张家界、阳朔、海南、九寨沟、黄果树、丽江、拉萨、敦煌、青海湖、银川、乌鲁木齐这15个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进行评估。最后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防范提出建议。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文章绪论,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现状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现状的分析。第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及模型构建。第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评估实证分析。第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其他文献
微博、Twitter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是在方便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同时,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给个人、社会甚至国家所带来的危害也在日益加剧
随着飞航系统的复杂性逐渐增强,目前飞航测试系统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测试性不强、故障定位不准确、机动性差等诸多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对目前测试系统体制的变革性研究,该研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并以某厂干燥塔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多模态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试验表明,多模态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控制
在6G时代,随着社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愈发紧密,将出现更多的数据安全问题,做好风险防范将成为6G技术不容忽视的重点。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等特点,引发
保护流程工业"神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任一仪器仪表设备安全运行是当今流程工业自控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详述了目前自动化仪器仪表与系统的结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以条
以硫酸二甲酯和茶碱钠盐为原料,通过直接甲基化反应合成咖啡因。用气相色谱法对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合成咖啡因工艺中硫酸二甲酯降耗的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消耗。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煤炭,农业生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