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5191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长久以来,对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大都偏重于村庄物质聚落,而忽视聚落与外围自然环境区域的关系研究。在工业化与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空间及水乡景观都面临着多种威胁和挑战。为了揭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本文聚焦于珠三角水乡地区,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实证案例展开研究,探讨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特色,分析了不同类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挑战,并针对昌教水乡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空间演变进行详细探究,揭示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昌教村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思路与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是人工聚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其村落的文化生态特色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聚落中的人工物质空间上,也体现在核心聚落外围的自然生态空间上;第二,不同类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面临的保护挑战有所区别,其中城郊型水乡聚落既不像城中型聚落一般完全失去了村落外围的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也不像远郊型聚落一样远离城镇建成区,受城镇化浪潮的影响小。城郊型水乡聚落面临着城镇化的首要冲击,其聚落与环境的保护发展需求尤为迫切;第三,本文通过Arc GIS与Fragstats分析,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景观水平指数两个层面对昌教村的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村域层面,昌教村传统的自然生态空间发展受到制约与侵蚀,村落水乡空间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深;在传统聚落区层面,传统村居、河涌水系等空间的景观优势度不断下降,新建村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整体聚落的破碎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第四,目前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习惯性地将保护范围聚焦在以人工建造系统为主的传统聚落区,而忽视了对外围大面积水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缺少村落层面细致的保护与实施规划,相关规划难以跟进实现,也是影响水乡文化生态保护乃至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五,本文提出了聚落环境一体化保护策略、完善水乡聚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水乡聚落的更新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品质治理制度、完善聚落文化生态保护的考核与监督工作等策略。通过针对性策略的提出,对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也希望对同类城郊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浅层煤炭资源量下降,深层煤炭开采工作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高强支护,以提高煤矿巷道的稳定性,促进煤
"联众模式"是地方政府引进工商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尝试。这种尝试以市场为手段,推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社会资源、景观资源的优化配置。"联众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渔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新时代下,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推动积极发展步伐的同时,促使我国各个领域企业进
人民公安,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更要服务人民。$$人民公安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一切公安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宣
报纸
膨胀土是一种以亲水性矿物为基本矿物成分的高塑性黏土,对干湿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的特性,给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对膨胀土进
为加强科技期刊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保障期刊的健康发展,《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编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发表如下公告:
贾尼斯的小集团思维认为"团体可以产生最好的决定,也可以做出最坏的决定,就像一个人一样。"电影《浪潮》使用简洁明了的叙事手法,生动的展示了一场独裁主义的闹剧。利用小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据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患恶性肿瘤的人数达120
先进电子技术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电子设备设计方法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电子设备中的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为了从整体性能上设计最优电子设备,除了
阐述经营决策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影响经营决策的四大主要因素及决策时的基本要求,供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