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le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学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背后深层次原因也进行了探讨。土地财政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受到经济学界和土地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就土地财政的产生、形成、发展、演变以及当今现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自治区的首府,经济增长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财政也迅速膨胀,土地财政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巨额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失地农民安置及保障房建设等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相关项目上,刺激和带动了乌鲁木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形成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展。基于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和经济增长的复杂关系,本文就土地财政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的利弊,提出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发展的政策建议及解决土地财政引发的诸多弊端问题的路径思考。首先,对土地财政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对国内外土地财政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评述,国内重点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土地财政的利弊以及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评述,国外主要是对财产税和地租进行了研究。最后是对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土地财政的内涵与实质、土地财政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总结探讨。其次,对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现状的分析,发现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土地出让金成为土地财政的主体,土地出让方式在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之后对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形成了土地财政的外在压力,以GDP和财政收入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的压力加剧了土地财政的形成,此外,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快速筹集财政资金提供了可能。再次,对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乌鲁木齐市宏观经济增长状况及乌鲁木齐市的实际,联系土地财政的相关收益与风险理论,通过土地财政与反映其收益风险的不同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指出土地财政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增长的实际效应及影响程度,并对土地财政对乌鲁木齐市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做比较客观的说明。最后,文章提出了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从乌鲁木齐市土地财政改革的路径对策和建议,着重提出了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针对经济增长中以GDP考核为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科学的考核制度;为促进土地由资产性收入向财产性收入的转变,提出了开征房产税的建议;为改变政府增加收入的冲动,文章建议改变土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其他文献
基于保山市的保山站、昌宁站、永平站和腾冲5个气象站点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总量的气象资料,采用百分位法选取出8种极端气候指数作为极端气候指标,
<正>中学生厌写作文、怕写作文或是想写而力不从心的现象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许多同行对此也做过研究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笔者感到,要解决当
林业在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促进林业发展,自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户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其林业经营投入行为引起了实践界与学术界更为广
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当代,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守老人成为种植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基础性导向
自上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规模化、组织化和大众化的形态。为什么老年人会普遍选择接受教育,社会又为何如此安排,老年人因此获得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祖祖辈辈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变成了失地农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
废墟是历史的更替,是被废弃的遗存,被废弃后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虽废弃破败,但产生的废墟形象作为重要的想象体,诞生许多文艺作品。作为形象表征,其意义不仅是昭示历史,更重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创业投资的投融资状况和创业投资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尝试构建一个梭形投融资机制来促进创业投资在现代农业企业中发挥作用。为保障现代农业企业创业投资
<正>随着全球技术与科技高速发展,生产事故、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不断爆发,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灾害医学渐渐引
会议
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2014年农地转包和出租的农地面积占农地流转面积的比例为82%。与此同时农地流转纠纷明显增多,2014年农地流转引发的纠纷占所有农地纠纷的比重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