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乡村旅游亦逐渐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强调也说明了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其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存在着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单一、服务和管理低质化、设施设备不完善等诸多问题,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分析湖南乡村旅游现状,基于游客满意度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研究湖南乡村旅游,对提高湖南乡村旅游的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调整供给结构,补齐供给短板等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基础,运用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性原理、体验经济理论、供求理论等相关理论,初步提出一个乡村旅游供给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法改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进一步修正指标体系,最终构建了包括4个准则层、9个要素层、40个指标的乡村旅游供给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选取韶山旅游区、靖港古镇、浏阳西溪客家旅游小镇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湖南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了湖南乡村旅游游客的基本信息和需求,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调研数据进行运算,得出三个乡村旅游地的评价结果。结合模糊综合评价评分和游客需求分析结果,分析湖南乡村旅游存在的供需矛盾主要存在于吸引物、地方管理和基础设施供给三个方面。基于供需矛盾分析结果,提出从强化吸引物特色、加强地方管理和完善基础设施三个方向提升湖南乡村旅游供给水平。一要继续挖掘潜在特色并发挥已有资源的现有优势;发展体验式旅游,增强特色民宿建设;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区村际开发,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二要发展数字乡村旅游,强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和市场监管,推进平安乡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三要优化旅游路线,改善村镇交通条件,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通畅;美化目的地人居环境,打造最美宜居乡村,提升游客吸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