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膀胱癌的患者以数以十万计的速度在增长。在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中,膀胱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列第9位。目前,手术切除膀胱肿瘤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膀胱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虽然在手术方式上进步较快,但手术的创伤无法避免,并发症较多,且对于中晚期患者即使给予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羧基张力蛋白素(CTEN)是张力蛋白(TENSIN)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EN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膀胱正常组织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表达量与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CTEN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且为膀胱癌临床诊断、病情判定、评估预后以及病因学、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思路。目的研究分析C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健康受试者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C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意义,为此类疾病的病情评估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留取病变组织标本,且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对照组15例,均为疑诊膀胱病变、同期入院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膀胱镜检术或膀胱切开取石术,术中随机取活检时取得,均为正常膀胱组织。收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对照者所有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染色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此外,依据浸润深度,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下,亦称浅表型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及T2以上,亦称浸润型膀胱癌)。依据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依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组间比较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明显染色,CTEN蛋白染色阳性反应信号呈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膜和(或)胞浆。而正常膀胱组织染色不明显。CTEN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正常膀胱组织中大部分为阴性表达,少部分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6.27%(4/15)。而在BUC组中,CTEN阳性表达率为63.41%(52/82),为棕黄色或深褐色。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膀胱癌病理级别的升高,CTEN表达率也随之升高,低级别乳头状膀胱尿路上皮癌阳性表达率为54.54%(30/55),高级别乳头状膀胱尿路上皮癌阳性表达率为81.48%(22/2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TEN在Ta~T1期(浅表型)之间的表达率为54%(27/50),而在T2~T4期之间的表达率为78.13%(25/32),且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患者,CTEN表达率为57.69%(15/26),而≥60岁的膀胱癌患者的表达率为66.07%(37/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N在男性膀胱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65.31%(32/49),而女性患者的阳性率为60.61%(20/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具有较强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2.CTEN在高级别、高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低级别、低分期者。3.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其病变组织CTEN表达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