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叶桉对烧伤残余创面感染的控制和加快愈合作用方法:挑选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共35例,从中选取76个部位的残余创面,随机分成大叶桉叶治疗组40个和皮肤消毒液对照组36个,两组均用棉签或棉球蘸药液直接涂于烫伤创面或喷雾于创面上,每日1~2次,创面较大时可用消毒纱布侵湿药液后敷盖在创面上1~2层,1~2天换药一次,待创面渗出液减少时,直接把药液涂于创面上,采用半暴露或暴露疗法,创面不断缩小后,逐渐减少涂药次数,直至残余创面愈合后停药。通过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和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清除率,从而比较两种药物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作用、疗效。结果:1、残余创面外观变化:两组通过连续换药后,无论在创面渗出量由多转少,创面颜色由灰暗转红润,创缘红肿消退及创面异味消除的时间和速度上,大叶桉叶治疗组比皮肤消毒液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快,不良反应明显较少。2、残余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治疗组40个残余创面中14天愈合率为77.5%,有效率为22.5%。对照组36个残余创面中14天愈合率为47.2%,有效率为36.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治愈的患者治疗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4.3天。3、细菌学检查:通过对大叶桉治疗组和消毒液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第3、7、14天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定量测定,大叶桉组对三种细菌清除均明显较快,其中用药后第7天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中大叶桉组细菌计数已小于10~5/g,而消毒液对照组仍保持较高水平,细菌计数仍大于10~5/g,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1)。而从用药后第7天开始铜绿假单胞菌在大叶桉组细菌计数明显低于消毒液对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1、大叶桉煎剂可以有效控制烧伤创面常见细菌及耐药菌群的感染;2、大叶桉煎剂可以明显减轻感染残余创面的过度炎症反应;3、大叶桉煎剂与常见外用药物比较,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也可以加快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其他文献
稠油热采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工业性试验、随后稠油热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稠油热采主要形式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但是蒸汽的注入使得套管产生热应力,套管损坏非常严重
我国海上救助系统担负着沿海水域海上人命救助、船舶财产救助、海上消防、海上溢油应急清除和其它海上交通运输及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保障任务。目前,我国的海上救助系统仍存在
有效教学是目前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强调的重点,而预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做到有效。本文从语文预习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语文预习的重要方法和步骤:通读感知,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在检验抗震结构的动力响应性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指导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国家标准,在制定相应的结构抗震设计准则、设计措施和构造措施时,除了以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教育需求,老年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构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了老年教育
在全国港口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武汉市港务局完成了政府职能转变,为扭转长江港口普遍亏损的状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港口体制改革为港口注入了机构上新的生命力,但是,传统的港口服务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所致的脑损伤及其脑保护引起了人们重视,成为诸多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脑神经损伤的敏感血清生化标志物主要有S100β和特异性
蒙医古典文献当中《蒙医金匮》是眼病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外治法)记载得最广泛而且最全面,进一步归纳和整理《蒙医金匮》中的眼病治疗方法,有利于突出蒙医治疗眼病的传统特点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在C臂机透视下,在退变节段上关节突和横突根部
目的通过栓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模型,观察大鼠脑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脑含水量、血清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等,探讨芪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