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党内监督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无产阶级政党——苏联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结束了74年的执政生涯,宣布解散,随之苏联解体。这成为当时国际政坛最大的政治事件。从苏共自身来看,令它垮台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搞好党内监督,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造成党内腐败、个人专断等。因此,研究苏共党内监督制度、总结经验教训,对完善当代工人阶级执政党党内监督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思想入手,这是研究的理论基础。苏共的党内监督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党内监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进行研读,从而能够全面掌握苏共党内监督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其次,苏共党内监督制度伴随苏共领导人的更替而不断发生变化,也是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中,苏共党内监督从民主为先走向集权为主,并逐渐模式化。因此,本文以苏共领导人的更替为线,探索总结个时期党内监督制度的建设及演变。再次,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纷繁复杂的原因,本文从历史、社会、政治等角度分析苏共党内监督的成效及原因,为指导现实提供理论依据。最后,理论研究因能指导现实而更具价值,通过对苏共党内监督制度的研究,总结经验,为当代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建设提供参考和作出启示。以政治学角度来看,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而无产阶级执政党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来对权力进行制约。因此,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制度的建设,避免重蹈苏共之覆辙。
其他文献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战的产物,虽然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是自产生那天起就牵涉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因素。之前,我们研究台湾问题里国际因素的影响时,主要把重点放在了美国的介入方面,却
21世纪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职能要实现从“管制”向“服务”的重大转变,其重要前提之一是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新构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网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利用网络创造的便利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好的为公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当今社会俨然发展成为“网络社会”,各类网络突发事件也日益频繁发生,给网络安全乃至社会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和社会开始关
城市隧道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开挖过程中使用的爆破技术可能对周围岩体以及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章在强反射以及损耗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技
随着“政社互动”的不断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却也面临着诸多的内、外部困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