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举变革舆论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史料笔记中包含丰富的科举掌故,记载了晚清科举社会下腐朽不堪的学风、卑薄的士风和科举崇拜的民风,通过笔记记载可以看到,科举制度发展到晚清已经腐化到了极致,社会矛盾持续激化以及传统文化独尊的位置开始动摇,导致近代科举变革舆论开始发声。笔记作为潜在社会舆论的载体,反映了公众对于科举变革的意见表达和情绪倾向。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科举的变革舆论正式发轫。起初,社会大众对于科举变革的舆论少见诸于笔端,在笔记中多以社会情绪的方式表达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地主阶级改良派思想家清议科举,提出变革八股文体等舆论意见,洋务派官僚以上奏折的方式发出朝议,将变革舆论指向开洋务科。与此同时大多数人保守固执沉迷其中,改革科举的阻碍力量十分强大。这一时期的舆论主体是开明的地主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和在朝的官僚,他们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发出变革科举制度的呼声。戊戌变法时期,以维新派为主导开启了变革科举的舆论高潮,在朝官员加入并推波助澜,他们通过朝议、私下交流等方式提出变革科举的诉求,主要指向废八股改策论,提出纳实学于科举的主张,如改革书院,开经济特科,同时要求废除武举。这一时期朝野上下的舆论互相激荡,形成舆论强音,直接且持续地影响了科举改革的走向与顿挫。清末新政时期,朝臣和疆吏重提科举改革旧章,且将舆论指向渐废科举。随着学堂的和科举的矛盾不可调和,朝臣疆吏及时提出立停科举的舆论取向,在各种舆论的共同作用下,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骤然间由改到停,士子们舆论反应强烈,社会都在积极适应这一变革。新旧嬗变之际,旧势力垂死挣扎,反对的舆论一时间风起云涌。科举废后,舆论开始转向废后的遗留问题,以及科举社会功能如何延续。大众冷静之后,部分人开始对科举变革进行反思,对比学堂制度的弊端,怀念科举制度的优点。当遗留问题解决,舆论经过思想升华,形成社会实践力量,内化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符号。在较为主观而又坦诚的笔记叙说里,能够逼近科举变革舆论的另一面,发现那些失语者、普通士子的声音和态度,公允地让每个历史人物说话,使他们在不同时期均有表达观点的机会,科举变革的舆论会更加丰满立体。
其他文献
<正>运动与免疫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免疫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探讨运动与免疫的关系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为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产生的机
<正> 由于塑料的老化、破损等原因,使用寿命有限,其自然降解困难,简单地焚烧极易污染空气,因而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如何消除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课题。废旧
采用腐蚀与氧化安定性试验方法评定航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探索该方法中评定指标的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腐蚀与氧化安定性试验中航空润滑油总酸值变化、粘度变化率、沉积物
近年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不仅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形式,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央及各地政
作者介绍了裂解(POET)技术处理塑料垃圾的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和环保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一份子,每年都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类专业型人才。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越发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各类人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24~48岁,平均(29.0&#177;0.4)岁。
<正>本刊讯:据《华夏酒报》报道,1月17日,北京中郡世纪地理标志研究所发布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贵州茅台酒名列全国十大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同时被评价为全国第一批地理标
期刊
<正>"地才"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这一天是西方的圣诞节,按照中国的传统纪年方式,毛泽东的生辰应为癸巳年、甲子月、丁酉日、甲辰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PTC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