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城是城市发展及蔓延的产物,旧城因为其沉淀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而成为城市的精华所在。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旧城所呈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旧城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及居住环境等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的改造旧城是目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如何对旧城改造项目进行管理则是旧城改造的关键所在。论文以国内主要大中城市的旧城区改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旧城改造模式及其改造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我国旧城改造原动力的不同,对不同类型旧城项目改造模式的特殊问题以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旧城改造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其次,对旧城改造模式研究后发现,旧城改造项目成功的核心在于能否满足所有项目参与者的利益诉求,而满足其利益诉求的手段就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由此本文提出并尝试性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旧城改造项目管理模式。之后提出了对该模式的协调度测评方法,构建了协调度计算模型,并且以实例予以论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讨论了旧城改造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旧城改造项目管理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在对国外旧城改造相关经验研究和项目管理模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构建了旧城改造项目管理模式的框架体系。为系统的研究旧城改造模式,构建旧城改造项目管理模式搭建了平台。第二、基于改造动力的不同对旧城项目改造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在对旧城改造系统研究及总结的基础上,一是提出根据旧城改造项目的改造动力不同分为住宅区项目、商业旅游区项目,并分别进行了研究。二是提出了旧城项目改造模式建议,认为旧城改造因最终的改造成果及利益诉求的不同,需要在平衡好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三是系统的分析了每个类别改造模式的特点,为后续构建项目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三、提出了旧城改造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项目管理模式并进行了尝试性构建。该模式首先基于旧城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充分界定,突破了对利益相关者研究仅局限在政府、开发商和拆迁户三个大类的情况。其次,建立了旧城改造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分别对旧城改造核心层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层利益相关者构建了不同的协调机制。最后,对旧城改造项目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提出了保障体系。旧城改造项目管理的运行是一个庞大并且系统的工程。论文提出的保障体系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保证了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在过程保障体系中提出了时间空间的科学配置、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组织架构的科学配置,以及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合约商务策略和风险管理三个策略手段。责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责任、管理责任、合约责任,从宏观层面上保证了项目管理三大目标的平衡统一实现。第四、构建了管理模式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将和谐理论中和谐度与协同学理论中协同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相结合,定义了旧城改造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的概念,建立了旧城改造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应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可对项目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使之由无序向有序发展,达到协同状态,从而促进项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