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规范的Morris水迷宫实验操作流程;比较每天训练两次和每天训练三次两种训练方式学习过程中小鼠学习成绩的差异,从中选择更好的训练方式;研究实验过程中小鼠学习成绩变化规律,找出每个时间点小鼠学习成绩的具体情况,为实验室后期建立小鼠记忆形成的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对需要再次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小鼠的参考记忆进行考察,分析筛选小鼠时进行的水迷宫实验是否会对第二次水迷宫实验产生影响,如有影响则进行反向平台实验消除筛选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每天训练两次组和每天训练三次组,进行连续15次的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同一实验重复三批小鼠,考察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外环滞留时间百分比等指标,找出每个时间点小鼠学习成绩的具体情况,确定小鼠记住平台位置的时间点;小鼠记住平台所在位置之后,将小鼠按学习成绩随机分成4组,分别于15d,30d,45d,60d进行定位航行实验考察小鼠的参考记忆变化规律;若60d内小鼠仍然记住平台所在位置,进行反向平台实验,考察小鼠的再学习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两次/d组三批小鼠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次/天组三批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批小鼠游泳速度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在外环滞留时间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比较,两次/d组和三次/d组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逃避潜伏期比较,两次/d组和三次/d组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逃避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百分比比较,两次/d组在第9次结束训练后,逃避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百分比达到80.25%。三次/d组在第9次结束训练后,逃避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百分比达到80.28%。剩余的20%的小鼠在9-15次训练后才会逐渐记住平台所在的位置,而且单次出现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百分比的小鼠均在5%以下;参考记忆考察:在15d,30d,45d,60d小鼠逃避潜伏期与测试前成绩基本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向平台实验中:外环滞留时间百分比比较,定位航行实验与反向平台实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向平台实验中小鼠的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要显著高于定位航行实验中小鼠的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p<0.05),反向平台实验中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要显著低于定位航行中小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逃避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比较,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小鼠在第7次实验后,小鼠的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的百分比达到80%以上,在反向平台实验中,小鼠在第5次实验后,小鼠的潜伏期连续两次低于70s所占的百分比达到了80%以上。结论:每天训练两次和每天训练三次小鼠的学习成绩没有差别,两种训练方式没有差别;经过9次训练后80%以上的小鼠可记住平台所在的位置;小鼠的参考记忆在60天内没有变化;小鼠在反向平台实验中能更快的记住平台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