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泸州地区耐多药肺结核的流行情况并分析泸州地区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1.病例来源:泸州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0月涂阳肺结核患者1218例。2.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所有病例痰标本均经传统罗氏培养。3.线性探针杂交试验:对所得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提取结核分枝杆菌DNA,PCR扩增后应用线性探针杂交试验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判定异烟肼(inhA、katG)、利福平(ropB)的耐药情况。4.传统药敏试验:对所有线性探针杂交试验结果异常的培养标本及部分临床要求的培养标本进行比例法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线性探针杂交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予以一致率分析。5.耐多药肺结核问卷调查:筛选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基本信息、危险因素、治疗情况等问卷调查,分析泸州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6.预后分析:回顾性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情况:2013年1月-2016年10月总计1218例样本,经培养后获得结核分枝杆菌105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41例。2.线性探针杂交试验结果示:2014-2016年中,有150例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突变,其中耐多药87例(9.01%),单耐异烟肼36例(3.73%),单耐利福平27例(2.80%)。利福平突变以ropB WT8-,MUT3+突变型为主,异烟肼突变以inhA WT-,MUT1+及katG WT-,MUT1+突变型为主。3.传统药敏试验结果:初次报告耐药188例,初次报告耐多药94例,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17.82%和耐多药率8.91%。4.与传统药敏试验比较:线性探针杂交试验异烟肼的特异性为91.07%,敏感性为89.39%;利福平的特异性为88.89%,敏感性为98.13%。经卡方检验,异烟肼及利福平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Kappa检验,异烟肼及利福平的κ值分别为0.769和0.879。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特点:截至2016年12月,耐多药肺结核总计102人,男性、中老年、农民、小学文化及以下、复治、家庭年收入小于1万元占大多数,明确接触史者8人,合并糖尿病者13人。6.耐多药肺结核预后:满足治疗后至少随访1年的耐多药肺结核87人,好转25人(28.74%),死亡21人(24.14%),未治疗27人(31.03%),治疗失败11人(12.64%),丢失3人(3.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耐多药肺结核中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是否规律服药(OR=7.787)。结论泸州地区耐多药情况严重,其特点: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低文化水平、低收入、复治患者为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病死率高;未治疗率高;外地治疗率高;外出打工普遍;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高,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依从性普遍较差:服药规律否对耐多药肺结核的预后的影响尤为重要。应推广使用快速分子检测,有助于耐多药结核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