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是财务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是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股东回报和融资政策的选择密切相关。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重要职责,这种特殊的背景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即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我国这种特有的股权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控股股东的利益不受经营者的侵害,但也为控股股东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用自己意志决定公司股利政策提供了可能。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的主要财务政策之一,是股利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均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由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的关系出发,结合当前理论发展趋势,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进一步探索控股股东和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在这个部分中,主要描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探讨了研究的意义,并且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该部分从股利政策的理论发展和演变开始,首先概述了传统的股利政策理论即MM理论、一鸟在手理论、狭义税收差异理论。然后进一步概述现代的股利政策理论即信号传递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以及利益侵占假说理论,并分别对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述。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分析。在该部分中本文首先通过控股股东的概念对控股股东进行界定,然后根据数据统计表描述了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即控股股东身份以国有性质为主、持股比例以及控股程度仍然较高。第四章是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采用了两个模型即Logistic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选择行为的关系和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关系。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研究展望。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必须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我们要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上加强监管的力度,完善证券市场建设;另一方面,改善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建立相互制衡的、多元化的、分散的股权结构,逐步减少国有股持股数量。再次,完善相应的董事会制度,使得董事会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以达到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并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