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煤矿区残余移动变形监测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开采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各煤矿对采空区的观测工作主要集中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变形监测,而对于持续时间很长的残余移动变形时期,实测资料较少,限制了矿区的残余移动变形规律的研究。因此,对采空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监测和分析对于完善煤层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尤为重要。目前使用的传统监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耗时长、地表变形的空间覆盖度低、监测点难长期保存、受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围大、在所有天气条件下可全天候使用等优点,对于监测矿区残余移动变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SAR技术是常用的InSAR处理方法,能够实现长时间大范围区域连续微小形变的监测。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对汾西矿区的残余移动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利用改进后的GM(1,1)模型对残余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得到较为完整的残余移动变形规律,为预测和评价采空区残余移动变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工作以及相应的成果如下:(1)对SBAS-InSAR技术得到的监测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证明SBAS-InSAR技术对于监测煤矿区残余移动变形监测研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汾西矿区六个煤矿内工作面的实际开采信息和获取到的51景Sentinel-1A数据为基础,对数据用SBAS-InSAR技术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域时序累计沉降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SBAS-InSAR监测结果进行验证。根据工作面的开采时间验证了SBAS-InSAR监测结果可以很好的反应地表沉降的过程,将SBAS-InSAR技术得到的衰退期的沉降值与水准测量中衰退期的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对SBAS-InSAR监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所有点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分别为14.12mm和19.12mm,结果表明SBAS-InSAR监测可以满足研究区域形变量较小的残余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证明用SBAS-InSAR技术监测矿区残余移动变形的可靠性。(2)根据矿区内工作面的开采时间,对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处理得到各工作面在残余移动变形时期的时序累计沉降结果,从残余移动变形时期沉降值和沉降速率两方面进行研究,并选取开采同一煤层的工作面的沉降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残余移动变形时期的模型。研究区范围跨度大,包含的工作面数量较多,根据各工作面的开采时间可发现,停采时间涵盖二十年以上,可以获取比较完整的残余形变规律。通过对各工作面残余移动变形期的结果分析发现,进入残余移动变形期两到三年内,工作面的沉降值与残余移动变形时间趋于二次相关关系,二次项系数非常小;进入残余移动变形期三年以上的工作面,下沉值与下沉时间趋近于线性关系,工作面停采时间越长,沉降越趋近于线性形变,且函数斜率越小,其下沉越趋稳定。十年内,工作面仍然存在微小沉降,直至沉降值达到最大。将各工作面在2017-2021年间的沉降值与停采时间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残余移动变形时期持续20年的沉降值与沉降时间的模型,研究表明残余移动变形时期沉降值与停采时间整体趋于指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通过对残余移动变形期的沉降速率进行分析发现,在刚进入残余移动变形期时,沉降速率逐渐变小,在此过程中出现波动,地表以缓慢的速度下沉直到达到地表沉降的最大值。(3)针对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时受到数据更新的限制这一问题,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沉降监测与预计的一体化。结合传统的GM(1,1)模型以及矿区地表沉降的规律,对GM(1,1)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的沉降结果,融合GM(1,1)模型理论,实现了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时期的沉降监测与后续沉降值预计的一体化。通过与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模型可以很好的提高对实测值拟合的精度,而且可以得到精度很高的预测值。通过将SBAS-InSAR得到的累计沉降值与改进后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高度一致。将优化后的模型用于矿区残余移动变形时期的沉降值的预计可以有效的减小经典GM(1,1)模型的误差,为矿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时期的沉降监测与预计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劳工群体在20世纪20、30年代初登银幕时,看似被整合在阶级斗争与革命反抗的表述中,实际上缺乏统一的意识形态规约,电影对其表述十分混杂、模糊。“五四”前后滥觞的“劳工神圣”口号引发了社会的探讨,知识分子以此开始对劳工群体及其现实问题主动关注与思考,并反映于电影创作。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梳理,希望能够提供一种超越固有的阶级斗争意识来阐释早期电影中劳工以及产业工人角色的可能。在“十七年”劳工或工人角色序列
“故乡”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对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故乡”在不断涌现。在电影的“新故乡”里,客观环境从封闭的美好转向了瞬息的美好,情感环境从温馨的圆满转向了残缺的圆满,文化环境从人际的交往转向了公共的交往,精神环境从想象的净土转向了流动的净土。“新故乡”关注的是个体存在的困境,这种困境有可能在城乡一体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中得到缓解。
<正>编写《北京城乡规划科普知识》读本赵知敬:在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时,为了普及规划知识,我们编过一本城乡规划科普读本(图1),探索怎么向社会宣传城市规划。直到现在,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还没有一个宣传处或宣传中心。最近的机构设置方案中,在研究室设了一个宣传部门,这是不够的,要有专门的宣传部门。规划是要实践的,要靠社会,听取社会意见,必须把规划宣传给老百姓。
期刊
<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正因如此,中国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和成功实现零排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国的环境有别于西方国家,需要探索符合国情的可持续金融和尽责管理工具,才能将ESG更广泛地纳入其资本市场
期刊
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现今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表沉降会对煤矿生态环境造成长时间难以修复的破坏,严重情况下还会损害矿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煤炭的私挖滥采、违法盗采、越界越层开采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极易引发地表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而现有监管方法多采用群众举报、现场巡查、地质勘探等方式,难以满足时效性,不适于大范围无靶区地下采空区探测,为政府
2019年以来直播电商进入高速增长,成为商业变现以及数字化营销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营销模式,直播电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实时互动、用户参与度高,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笔者注意到在疫情“宅经济”的持续发酵下,人们线下购物、外出娱乐等社交活动受到一定限制,综艺节目、电影电视也出现停更,导致用户不得不将娱乐化需求转移到直播电商中,用户观看直播电视从原来
黄宗智在《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思路是在综合传统三派的"小农"定义后,探究在清朝初期时华北的农业商品化不断发展,但持续的商品化和人口压力不断带来的是小农的社会分化,并没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的。继而证明在人口压力消极作用下只能导致农业不断内卷化和分家,经营式农场并没有带给小农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小农经济生产力停滞。最后得出结论,华北的小农经济的变迁并不是向着资本主义前进,而是发展停滞和农民
随着工业水平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市中的服务业兴起,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要的损害并且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尤其是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如何快速高效地从水中去除污染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目前,吸附法的快速去除、操作简单、低能耗、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β-环糊精(βCD)是一种易获取、低成本、无毒、使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环状低聚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