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调控因子FGF21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小鼠脑缺血预后的转化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以及存在与其相关的多种合并症,使得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各种神经保护药物缺乏有效的治疗效果。因此,发展出针对某一特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群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里的重要方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表现为一系列代谢异常,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不仅死亡率成倍提高,并且神经功能预后更差。然而临床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并不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提示仅仅通过调控代谢稳态不足以有效治疗这部分患者。更多新近的研究证据显示糖尿病状态下各种其他途径也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加重,包括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加、神经促炎症反应加重、神经退行性变以及认知功能损伤等。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它不仅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类细胞中也有表达,并且对缺血脑组织炎症反应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rFGF21)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因子,可通过调节PPARγ活性发挥其多种作用,包括强力的代谢调控、组织保护及促组织修复的功能。本研究旨在评估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模型中,给予重组人FGF21(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rFGF21)对于脑缺血后神经促炎反应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缺陷诱导的雄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BKS.Cg-Dock7m+/+Lepr db/J homozygous mice,db/db mice)及其对应的非糖尿病对照雄性小鼠(BKS.Cg-Dock7m+/+Lepr db/J heterozygous mice,db/+mice)。采用大脑中动脉远端永久性闭塞加90分钟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局灶性缺血性脑卒中模型(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手术后6小时给予首次背部皮下rFGF21或生理盐水注射,之后每天给予两次相同剂量背部皮下注射(rFGF或生理盐水,间隔时间至少8小时),直至处死。于脑缺血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小鼠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测,一共包括两个部分:1、糖尿病db/db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n=12),rFGF21治疗组(n=12)。非糖尿病对照db/+小鼠共24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2)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12)。于第0(术前基础水平)天及术后第1、3、5、7、10、14天检测各组小鼠血糖及体重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14天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于手术后第14天取血清样品检测胰岛素水平及脂联素水平,取脑组织切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测量梗死体积大小,神经髓鞘固蓝染色(Luxol fast blue staining,LFB)测量神经髓鞘含量,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及非磷酸化神经丝重链(non-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 H,SMI-32)含量。于第0、1、3、5、7、14天分别使用粘贴物移除测试、拉力测试、足错步测试及Y迷宫检测各组小鼠感觉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此外,实验还探究了rFGF21治疗对于非糖尿病db/+小鼠脑缺血后的可能作用,指标包括:血糖及体重、感觉运动功能及梗死体积。2、糖尿病db/db小鼠共54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8)、生理盐水对照组(n=18),rFGF21治疗组(n=18)。非糖尿病对照db/+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18)。手术后第3天收取梗死周边脑组织提取核蛋白检测转录因子PPARγ-DNA结合活性。于第7天收取梗死周边脑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IL-4、IL-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收取全脑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梗死周边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及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结果1、相对于非糖尿病对照组小鼠,2型糖尿病小鼠脑缺血后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病理特点,包括:全身代谢异常,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梗死体积扩大和白质完整性破坏加重。rFGF21治疗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脑缺血后代谢异常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小梗死体积,减轻梗死周边白质损伤及完整性破坏。rFGF21对于非糖尿病小鼠脑缺血后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预后改善不明显,但也不导致非糖尿病小鼠发生低血糖及体重下降。2、脑缺血后3天,损伤周边脑组织细胞核内PPARγ-DNA结合活性下降。相对于非糖尿病对照组小鼠,2型糖尿病小鼠脑缺血后损伤周边脑组织细胞核内PPARγ-DNA结合活性下降更为显著。脑缺血后7天,2型糖尿病小鼠梗死周边神经促炎反应更强,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明显增加。rFGF21治疗显著提升损伤周边脑组织细胞核内PPARγ-DNA结合活性,减轻2型糖尿病小鼠脑梗死周边神经促炎反应及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并增加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结论rFGF21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疾病调修等多种作用的,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较为安全的候选治疗方案。rFGF21发挥上述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对系统性代谢进行调控以及促进与PPAR-γ活化相关的抗炎作用得以实现的。
其他文献
<正>安远县东江源小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广泛开展"有效教学"训研活动,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五段互动式辩课"是东江源小学特色研训活动之一,其基本程序是主题
电路原理课程是电类各专业本科必修的第一门工程类核心课,属于“量大面广”的“硬课”。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教学组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小班完全翻转课堂。与传统的大班课
报纸
村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村镇风貌、基础设施、生态规划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村镇规划明显滞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因
期刊
建立三聚氰胺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三聚氰胺(melamine)-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融合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制备分泌MEL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的细胞株;
本文以侧柏种源试验为例,将典型相关分析用于种源研究。应用效果表明,典型相关分析是揭示地理变异模式及其气候生态基础和划分种源区的有效方法。本文还对其应用方法作了探讨
<正>屋子里,一位耄耋老人,一张简易的床。家里虽有打好的实木床,但因老人年迈、腰腿疼缠身,上下不方便,他的子女便在实木床边,用水泥砖和木板搭起了这张高约三四十公分的床。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种特殊产品。本文着重分析粮食的需求特点,根据费舍尔教授的供应链匹配理论提出了通过建立大型粮食物流中心实现粮食产业化,保证粮食供应稳定性、提高
文章作者通过访谈设计团队,并结合实地建筑考察,从屋面系统的技术集成、立面构成的品质控制、室外环境的场所营造以及室内空间的细节雕琢等方面介绍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
本文由代数学中的组合法及对称性的考虑,导出了计算烷基组在母体碳链上排布时可产生的不同花样数的算式,从而可求算烷烃的构造异构体数目.对C11H24、C12H26和C13H28计算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