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平地块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南段,区内出露的中酸性岩脉主要有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细晶正长花岗岩及石英正长斑岩等,呈小岩株、岩脉、岩墙等形态产出,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副矿物由磷灰石、榍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组成。岩体与矿体在空间上紧密共生或相互穿切。对金平地块中酸性脉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Si02含量介于65.63%~72.02%之间,Na2O+K20含量介于6.38%~10.38%之间,岩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在1.15~2.69,Si02和K20判别图上,大部分样品落在钾玄岩系列范围之内,Si02-AR(碱度率)判别图显示,大多数样品落在碱性系列的范围内,在Na20-K20图解中,样品点落入高钾质-钾质区域,中酸性岩石具有碱性-亚碱性、高钾及过铝质等特征,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金平地块中酸性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值为60.61~433.89 μg/g,LREE/HREE比值为9.1~26.65,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值介于0.8~1.06,呈弱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各类中酸性岩石可能为同源岩浆产物。锆石U-Pb.年龄为33.66~34.49Ma,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分别为38.985、39.022,207Pb/204Pb分别为15.600、15.612,2 6Pb/204Pb分别为18.706、18.828,分布较为稳定,显示出造山带铅源的特点;(87Sr/86Sr):均值为0.70733,143Nd/144Nd值变化范围为0.512247~0.512268;εNd(0)值变化范围为-4.02~-7.1,具有高的(87Sr/86Sr)i值和低的εNd(t)值特征;金平地块中酸性岩石形成于~34.5Ma的晚碰撞环境,起源于地幔的部分熔融。收集前人碳、氢、氧、硫、铅等同位素数据,分析成矿流体来源与岩浆热液有关,具有岩浆水与地层水混合的特征,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深部物质以及地层均贡献部分的成矿物质。综合地质、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成矿过程大致如下,受新生代大规模富碱岩浆沿断裂上侵的影响,含金、铜等的岩浆气液在运移过程中混合浅部流体并激发、萃取地层及有关地质体中的成矿元素,当成矿流体运移到浅部的有利构造部位时,在合适的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成矿物质从流体中卸载并富集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