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桑尼亚是非洲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的第二大稻谷生产国。用于消费的稻谷大部分产自国内冲积的低地、沿海平原、山谷、土地塌陷区以及河谷盆地。据估计,全国的稻谷种植面积超过40万公顷。坦桑尼亚具有通过提高单产而提高稻谷产量的潜力。目前,稻谷的单产是15.35吨/公顷,低于印度的32.6吨/公顷和43.7吨/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本研究使用稻谷高产地区(马贝、莫洛哥罗、希尼安加、姆万扎和塔波拉)的842个样本农户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粮农组织(FAO)编译的坦桑尼亚国家面板调查数据(NPS),来分析影响小农户稻谷生产中的投入品使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小农户销售稻谷数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小农户市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定量方法包括计量学模型Probit,WLS和Tobit,结果通过STATA 12软件实现。研究发现,随着教育水平、稻谷的生产质量、牲畜拥有情况以及农场收入的提高和改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可能性增大,同时生活在希尼安加的农户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牲畜数量和农户的非农收入增加,农户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可能性减小。结果进一步显示,户主的年龄、户主的性别、户主的婚姻状况以及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均不显著,意味着在研究区域内,农户在稻谷生产中的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受这些因素影响。教育水平的系数具有一个正向符号并且统计上显著,这说明教育水平对小农户在稻谷生产中的投入品使用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在创新想法的采纳和评估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假设得到支持,因为技术推广的项目和资料通常有利于有文化的农民。稻谷生产数量的正向符号表明土地/生产的规模统计上显著,并且正向影响小农户稻谷生产的投入品使用。农场收入对小农户的农业投入品使用起正向作用,意味着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场总收入。销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越高,农民越有可能投资参与创新。牲畜总数量的系数对小农户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具有负向作用,并在统计上显著,这意味着牲畜总数量的增加将降低农户使用投入品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明畜牧业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受到影响:直接影响方面,农民可能不会卖掉牲畜来换取现金购买投入品;间接影响方面,牲畜不会作为抵押品换取信贷来购买肥料。另一方面,这说明规模化养殖可能减少对保护性农业技术的需求,因为当种植业成为第二事业时,一谈到创新,它并不被优先考虑。因此,诸如牛一类的牲畜的数量可能对这些技术的使用具有正向或者负向的作用。非农收入对小农户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产生负向作用。但是,这负的且不显著的估计可能归因于其他非农投资中相对更高的回报,考虑到农业风险,当非农企业有更高的回报,小农户可能更倾向于投资有更好回报的选择。因此,农业收入应该超过非农收入来调动农民投资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积极性。再者,评估农民的居住地点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作用,结果显示,在Probit模型包含的五个区域中,希尼安加地区对生产稻谷的农户的投入品使用起到正向且显著的作用。这可能由于希尼安加地区的稻谷生产主要是旱作的,化肥主要用于秧苗生长的快速跟进,所以移植主要在很短的雨季完成,而不是在插秧以后。研究发现进行稻谷生产的小农户的销售和市场参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例如社会经济、技术和制度因素,可能包括教育水平低造成的推广服务获取不足,改良种子的低使用率,盈利低的化肥应用,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道路、灌溉系统和市场)。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农户的农业化肥使用,建议政策制定者和发展机构应该努力开发和执行可持续性的战略,从而改善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准入。通过市场设施和农业价格政策的改善,小农户喜欢增加农场收入的价格激励,从而投资改善农业技术,诸如农业投入品使用的改善和产后管理技术。但是,投入品交易规范需要进行修订,以解决由于投入品不能获取而产生的更高成本,这样才能增加小农户对农业投入品的获取。从自给农业到商业化农业,进行稻谷生产的小农户参与市场的情况有很大提升,因此农业收入将有所增加,农村贫困也将有所减少。研究人员相信,如果建议被充分考虑和执行,坦桑尼亚的稻谷部门和其他食物生产的生产效率和市场情况将得到改善,食物安全以及那些主要依赖农业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将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