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代塾师的身份认同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以来,塾师身影逐渐淡出了中国这个正在转型的社会。中国人尊敬的传统师者形象,被遗忘在了历史深处。在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时代,这些传统的直接传授者,他们自我消解过程中的心态,影响着他们仍在继续的教学活动,因而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培养的中国第一代知识人。传统社会,许多读书人困于家境,为糊口计,为人情在入仕之前开办私塾,教读授徒。做塾师并非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多以读书人自居,更主要地依托在“士”这一身份群体之中。在授徒和科举之外,他们有着多重角色,担负多种责任。乡间塾师担负底层社会的教化之责,为乡民实际生活提供礼仪等指导。转型时代,塾师群体随之发生了分化,有以刘大鹏为典型的视民国为敌国的守旧者,有顺应潮流出洋留学接受西学的以杨昌济为代表的趋新者。无论是守旧者或趋新者,他们同底层社会的默默无闻的塾师一样,由于中国社会对儒家传统的坚守,以及重实用理性、重人情的特点和自身的士绅身份,仍继续掌握着地方教育权势。塾师能够继续握有权势主要来自于底层民众对传统儒家道德的信仰,这也说明了塾师总体趋势是守旧的。他们坚持礼法秩序、纲常伦理等基本观念,接受西学希望为民谋利,但以利为末。对于这些基本理念,塾师群体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祭孔、迷信等细节则意见各异。值得注意的是,塾师接受西方观念是基于自身对旧学的理解上,引新捍旧。转型时代,塾师群体最大的变化是对自己师者身份认同感的提高,无论是满腹经纶的经师,还是乡野之间的蒙师,他们热忱教育,相信教育救国,认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并开始关注教育方式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他们寄予教育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坚持不能废弃教授传统经典。转型时代,塾师中观念、见识,心态的不同,反映了现代新式教育体系、思想观念并未能深入中国广大内地,这也折射着现代化过程中内地和沿海的断裂。
其他文献
文章着重对阀门在管道安装中的分类及特性进行介绍,就如何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加以论述,并总结选择阀门应遵循的原则,为管道系统阀门的选择提供参考。
针对微内压储罐设计规范中的公式和概念,从罐顶与罐壁的弱连接结构、罐底部不被抬起的最大内压、抗压环发生屈曲破坏时的压力、设计内压和锚固、通气(呼吸)几个方面解析了微
当前,幼儿园教育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提高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是时代发展所需,是教育事业发展所需,同时,也是幼儿健康成长所需。班级教学是幼儿园
萨班斯法案突出“以刑治市”的基本理念,标志着美国资本市场全面进入“依法治市”时代,使“依法治市”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本文从法律角度分
从参与酰化反应基团的视角,运用热分析(DSC)技术,研究了不同酰化阶段芸豆分离蛋白热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芸豆分离蛋白(KPI)的酰化过程存在两个主要的酰化阶段,酸酐-蛋白比为0~0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研究的分析,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探讨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具有的角色体系及运作模式,并对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正>经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
为有效揭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三阶滞后PVAR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单位1994-2004年的公路投资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
<正>小学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语文学习的延伸,通过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激发中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