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疲劳损伤研究中的研究重点的分析,得出几点损伤描述基准的评价原则,以此为基础对剩余强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剩余强度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导致其数据方面缺陷的根本原因。由此结合损伤力学提出了通过弹性模量测量确定疲劳损伤材料剩余强度的弹性模量法。首先对弹性模量法的可行性加以验证。在可行性验证中,针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强调在弹性模量的测量上采用针对薄弱位置的局部测量方法,之后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一种简易的相关性评价方法作为本文实验的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局部软化率与剩余强度退化率间存在足够可靠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局部软化率确定剩余强度退化率,进而实现对剩余强度的测量。由此证明了弹性模量法的可行性。在可行性得到证明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局部软化率与剩余强度退化率的关系式。由于实验所得关系式与理论结果间存在差异,在对损伤力学应用性的讨论后,以其为理论基础对上述差异进行理论分析,期间根据分析的需要,对损伤演化过程的细节进行了假设。通过分析指出实验结果为理论结果的简化形式,同时指出简化后的关系式会导致损伤初期的测量结果较实际值偏大,这一现象在最后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得到证明,同时也支持了上述分析中提出的假设。最后通过应用效果分析确认了剩余强度测量的弹性模量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基于剩余强度理论的疲劳损伤研究,提供大量而可靠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