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V型ATP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及功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经济昆虫,目前被认为是理想的研究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蚕丝产业作为我国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蚕丝作为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稳定生物包容性的生物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丝纤维性能方面的研究也颇受关注。丝腺作为丝蛋白合成及分泌的场所,在丝纤维形成的过程中,丝蛋白从后部丝腺和中部丝腺合成并转运到前部丝腺后,伴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丝腺p H值的降低以及剪切力的作用,丝蛋白由溶胶状态逐渐转变为凝胶状。体外研究表明,这种转化过程与家蚕丝腺不同区段p 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研究证明家蚕中空泡型ATP酶(Vacuolar-type ATPase,V-ATPase)与丝腺的酸化过程有关。因此目前认为,丝腺中的V-ATPase介导了丝腺内p H值的降低,丝蛋白纤维化。V-ATPase是多亚基复合酶,包含V1和V0两个亚单位,共14个亚基。V-ATPase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内功能,如细胞酸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翻译后转运以及某些特定的细胞器与质膜的融合等。V-ATPase的每种亚基对于全酶行使功能都是缺一不可的。其作为一种氢离子转运酶,通过转运氢离子从而间接的影响p H环境。近来有研究报道,V-ATPase在家蚕抵御病毒感染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目前已经发现V-ATPase可以调控丝腺中的p H值,从而影响丝纤维形成,但是这一过程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楚。并且,家蚕丝腺中的V-ATPase、p H与丝蛋白力学性能的关系仍然未知。为了更清楚的阐明家蚕V-ATPase在丝纤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Bm V-ATPase A亚基和Bm V-ATPase B亚基进行研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克隆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这两个蛋白;对Bm V-ATPase B亚基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并且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Bm V-ATPase B亚基在丝腺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在细胞水平通过瞬时干涉和抑制剂处理,探索了Bm V-ATPase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家蚕进行V-ATPase抑制剂的注射验证V-ATPase对蚕丝纤维性能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m V-ATPase A、B亚基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Bm V-ATPase B亚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从家蚕五龄第3天中肠的c DNA中扩增得到Bm V-ATPase A亚基、Bm V-ATPase B亚基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进行TA克隆,获得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进一步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在Transetta(DE3)原核表达菌株中,利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发现两个蛋白均在37℃诱导的条件下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验证后,利用镍柱亲和层析和切胶电洗脱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并将获得的重组蛋白免疫兔子制备了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好的多克隆抗体。2、Bm V-ATPase B亚基的表达特征分析由于V-ATPase是由各个亚基构成的复合体,各个亚基的表达模式与全酶相同。因此,本部分以Bm V-ATPase B亚基为靶标,对整个V-ATPase的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Bm V-ATPase B亚基在丝腺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前部丝腺表达量最高。通过对家蚕丝腺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初步发现Bm V-ATPase B亚基蛋白定位于丝腺细胞层。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发现Bm V-ATPase B亚基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3、Bm V-ATPase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本部分在细胞水平上对Bm V-ATPase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进行了初探。首先通过合成双链RNA,成功地对细胞中Bm V-ATPase A、B亚基基因进行瞬时干涉,结果发现干涉后促进了细胞由G1期向S期的转换。另一方面在细胞中加入V-ATPase的特异性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与双链RNA瞬时干涉的结果一致,将V-ATPase的活性抑后也可促进细胞周期G1期向S期的转换。这些结果说明V-ATPase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4、V-ATPase在茧丝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初探对上蔟期家蚕注射V-ATPase抑制剂,注射后观察茧型及茧丝的直径,发现注射抑制剂后部分茧型变为不规则型;将茧壳进行缫丝处理获得茧丝,利用电镜测量茧丝直径,发现注射抑制剂后茧丝直径变粗;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丝纤维的二级结构,发现注射抑制剂后,丝纤维的二级结构中β折叠减少,α螺旋增加;检测茧丝力学性能,发现茧丝韧性和延展性增加,强度降低。这些结果证明V-ATPase可以影响丝纤维的二级结构和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脉冲神经网络被看作是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也是科学家对生物神经网络更深层次的借鉴,具有实时、异步、高效的计算能力和更大的信息容量,有希望帮助人类达到更高的人工智能水平。忆阻器具有阻值非易失、可堆叠、可扩展、兼容CMOS等诸多优点,有望突破现有微电子技术的瓶颈,也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电路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忆阻与脉冲神经网络相结合,探索了基于忆阻的脉冲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针对现有忆阻数学模型
对于蜂窝构件来说腹板的局部屈曲是其主要破坏模式之一,屈曲会导致腹板局部变形的急速增加,直至退出工作,可能导致构件整体失稳及结构上的连锁反应。在传统钢结构设计中通过对腹板高厚比进行限制来避免腹板局部屈曲的发生。在蜂窝构件中孔间墩板及其桥板都有可能出现局部屈曲问题,相比于实腹构件来说也更加复杂。目前对于蜂窝梁构件局部稳定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着纯钢蜂窝梁开展,对于考虑混凝土板的蜂窝梁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
【摘要】问题是知识的起源,科技进步都是由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实现的。现阶段有不少农村私立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严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许多不良行为从而导致幼儿缺乏良好的问题意识,在一日活动中,幼儿成了一台吸收信息的机器,像录音机一样只有录音和回放的功能,自主思维的机会没有了,产生问题的能力也渐渐减弱了,这并不符合幼儿好奇好问的天性,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发育和成长。为了改变教师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育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兴可再生绿色能源发电受到广泛关注。光伏能源因其储量庞大、无噪音、无污染等优势成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之一。实际光伏系统受到局部阴影的遮挡,输出功率不稳定,系统往往会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因此如何有效、准确地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成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局部阴影情形下的光伏模型以及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优缺点,提出跟
救灾结束了,拖着沉重的脚步,饱含着满眼睛的泪水,恋恋不舍地回头再望一眼灾后的映秀湾。
本文就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展开研究。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主要职能是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其内涵发展因资源欠缺、区位优势不明显等因素制约,更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