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砌体结构仍为新建建筑必要的结构体系,且在既有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由于自身特性的局限性,导致了其在历次地震中受损严重。汶川震害现象表明: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砌体结构设计方法是无法对震害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砌体结构的破坏模式对其抗震性能有重大的影响。根据震害现象发现的问题,本文围绕砌体结构开洞墙体,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开洞墙体破坏模式影响因素和开洞墙体内力分析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具体工作成果如下:1.通过对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震害现象的分析,总结出砌体结构开洞墙体三种破坏模式,并指出目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2.对砌体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影响砌体结构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3.根据地震水平力作用下砌体结构的总体受力性能,提出了按等效框架分析砌体结构受力性能的建议,并通过不同墙肢刚度比下的有限元分析,提出了确定节点刚域相对尺寸的方法。运用此方法,提出等效框架刚域消弱系数合理的建议值。4.参照壁式框架,考虑墙体的剪切、弯曲变形及节点刚域的影响,建立开洞墙体内力分析方法。确定窗间墙和窗下墙的刚度,同时对等效框架的反弯点进行简化和修正。基于“强柱弱梁”抗震设计方法和等效框架内力分析方法,提出了窗下墙先于窗间墙破坏的延性破坏模式的控制方法。论文研究的意义:提出的等效框架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砌体结构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且便于对砌体结构破坏模式的控制,可作为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简化方法,为克服目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