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皮区的挛缩是导致游离植皮术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早期效果满意的植皮片可因后期的挛缩而皱起并出现继发畸形,如何抑制植皮区挛缩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难题。目前抑制植皮片挛缩的方法多局限于增加植皮片的厚度、应用异体真皮、生长因子及局部夹板固定加压等,这些方法可能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不适或经济负担,或者应用不便且并发症较多,在临床上较难广泛推广。 七十年代末,Gabbiani等发现成肌纤维细胞是创面收缩的动力来源,盐酸盐酸罂粟碱等平滑肌松弛剂可以抑制创面肌成纤维细胞功能,此后,Rudolph等发现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可以加速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创面收缩。2002年栾杰在实验研究中证实,外用盐酸罂粟碱霜剂能够透过皮肤并在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抑制扩张囊包膜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在以往的动物实验中我们发现外用盐酸罂粟碱可明显抑制植皮区挛缩,但外用盐酸罂粟碱透过植皮片在组织内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及其抑制游离植皮术后收缩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为了进一步了解盐酸罂粟碱霜对植皮片的透皮吸收性能,探讨外用盐酸罂粟碱对抑制植皮片挛缩的作用和机理,我们设计了“盐酸罂粟碱霜对植皮组织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和“外用盐酸罂粟碱抑制游离植皮挛缩的实验研究”,以期寻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提高游离植皮术后效果的方法。 一、盐酸罂粟碱霜对植皮片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以紫外分光法对盐酸罂粟碱霜在活体大鼠游离植皮片的透皮吸收率及皮片中的药物浓度进行了测定,同时检测了用药后大鼠血液中的盐酸罂粟碱含量及对照组皮片中的盐酸罂粟碱含量,以进一步明确植皮片中实际的药物浓度,并排除局部用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对照组皮片所产生的药物影响,从而证明自身对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活体大鼠游离植皮片上每平方厘米外用2%盐酸罂粟碱霜0.25g,皮肤中罂粟碱浓度在1小时后达最高组织浓度23.7-36.1μg/ml,此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用药后12小时药物浓度降至5-10μg/ml,但仍高于盐酸罂粟碱的有效浓度(1~1.5μg/ml),自身对照组皮片及空白组皮片中均未检测出罂粟碱含量。 二、外用盐酸罂粟碱抑制游离植皮术后挛缩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