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的初级阶段——对实验水墨困境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水墨”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由批评家黄专和王璜生提出的。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类型或风格的水墨画,而是泛指一切试图超越传统(如文人画)及正统(如写实水墨画)创作框架的新水墨创作,或者说是在当时处于边缘地位的新水墨创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端以来,实验水墨已从最初的边缘化发展成当今的多元化格局。 尽管如此,它还是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中国悠久的文脉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包括稳定的审美心理,特定的精神气象,而实验水墨在审美趣味,形式风格上均有别于传统水墨乃至新文人画,大众难以接受;与官方所支持的画院,美协的思路也有出入,所提供给它的表现舞台极为有限,媒体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而且因与学院写生派的要求不同,没有自成体系的课程,学生信息来源不全面;加上实验水墨中抽象水墨占据主要成分而导致其本身发展的局限,它与前卫艺术相比,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更是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当代艺术圈内关注度也不如后者;……总之,陷入了种种困境。 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我始终相信实验水墨在将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撰写这篇论文的动机之一,是希望对中国过去二十余年的实验水墨进行一次梳理。 以往学者关于实验水墨的论著有很多,如皮道坚的《水墨实验二十年》、鲁虹的《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等,但大多只是针对某一时间段、某一地域或某一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而本文在总结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从市场的角度,包括实验水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媒体宣传、展览策划、民间收藏等;从教育的角度,包括两馆藏品结构、高校美教课改和儿童的早期开发等……如此多角度、全方位的梳理,目的就是为那些对中国水墨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基本的背景线索,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扶持实验水墨。 最后,愿投身其中的艺术家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增强信心,早日走出困境,愿实验水墨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期刊
国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必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当前的国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落到实处。本文重点谈了教育机构如何与媒体合作,如何合理地构建未成年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艺术可以发展我们的感性,增强我们的学习意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普遍沿袭专业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模式。专业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和声教学体系毫无疑问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具有完整而系统化
本文研究了西方近现代美术译介对“85新潮美术”的影响。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85新潮美术”历史发展进行了回顾,将“85新潮美术”放入整个中国美术发展中进行了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