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当前中国民生的头等大事,实现医疗协服务、信息共享是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医疗问题的重要措施,是我国医改方案的重点方向,也是目前研究医疗信息化的热点和难点。论文围绕上述方向,针对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标准不一、信息系统异构等诸多问题,以我校6所附属医院(三甲医院)辖区内部分其它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共医疗信息数据及业务流的协同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一个基于数据换中间件技术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信息平台模型,同时对该模型中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如IHE、HL7、EAI、中间等进行深入研究。2、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交换中间件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信息平台型,该平台以数据交换中间件DESP为核心基础构件,通过SOA架模式,以ESB的接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据存储、数据安全不同,而造成的很多业务处理上的问题。3、由于缺乏标准,各医院业务信息系统采用不同业务传输协议输数据,为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带来障碍,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个数据交换协议转换网关系统DPSG,该系统基于医卫信息传输与交标准设计,可以安全、高效地实现各种格式的医疗行业数据协议之间的转换,如HL7、IHE、DICOM、CDA等。4、企业服务总线(ESB)是企业信息集成(EAI)中各信息接入点的纽带,论文就本平台的需要,设计了使用消息机制完成异构系统和跨网络应用间协作的数据服务总线DSB,可通过配置论文开发的组件方式完成构建数据总线服务。5、分布式、多用户应用系统中,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有限的昂贵资源,如果采用传统ODBC或JDBC技术,将影响参与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的原系统业务作业,论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管理动态数据库连接池的算法,解决了数据在平台交换中的快速响应和畅通传输。6、院内和院级间业务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为医疗协同服务信息共享带来困难,论文就涉及的医疗机构数据模型充分研究后,提出一种基于XML模式的异源数据转换算法,借用XML模型与关系数据库模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异源数据库间的数据集成和转换。7、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在论文涉及的几所附属医院和所在辖区的部分医疗机构间展开实践,实现了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和信息共享的基本功能,如医疗信息互调、检验、检查结果共享,院级间转诊、多渠道预约诊疗、多模式健康档案检索等功能,达到医疗信息共享及协同服务的理念。论文旨在探索局部区域范围内医疗协同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作为小范围内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的试点,起示范作用。也为即将迎来的集团医院、三级医院和社区医疗联动等新医疗模式的院级间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