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手术、对术后生活的真实体验;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髋关节功能、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建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协同护理干预模型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质性研究阶段、干预阶段。在质性研究阶段,运用现象学方法,与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结合观察法获得访谈资料,资料信息饱和时便停止收集资料,不再增加样本量。本研究共收集16例患者资料,按照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质性研究结果总结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协同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在干预阶段,共抽取衡阳市某三甲医院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评价干预效果。以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的t检验法。结果1在质性研究阶段,对16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三个主题,分别是身体感受、情绪反应、需求与支持。2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完成研究。干预前,对两个组的基本资料及各项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个月末,除对照组自我护理责任感得分(18.40?1.40)与干预组得分(18.87?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干预组总分(115.23?6.16)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总分(105.37?6.47)及各维度得分;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总分(122.77?5.14)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总分(105.70?6.40)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7.03?6.95)与社会支持总分(39.73?2.18)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5.57?8.18)与社会支持总分(36.20?3.42)及各维度得分(P<0.05);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7.90?2.47)与社会支持总分(42.93?2.48)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8.70?5.92)与社会支持总分(37.07?3.90)及各维度得分(P<0.05)。5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的焦虑得分(42.97?3.20)、抑郁得分(33.50?4.33)优于对照组的焦虑得分(47.13?4.10)、抑郁得分(36.53?4.79);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的焦虑得分(32.60?2.22)、抑郁得分(27.67?2.82)优于对照组的焦虑得分(35.83?2.68)、抑郁得分(32.00?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需求、自我护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未得到满足。2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可以将其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