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19世纪美术思潮对我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借鉴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西方美术在人类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无论从观念、形式、技法,19世纪的西方美术都为其后继者开启了先例,做出了榜样,比如说,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是批判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的出现和兴盛。同样,在20世纪,一方面由于在社会和文化变革中,科学和民主的引入,一方面由于大批海外留学的学生影响,中国也融入到对19世纪西方美术宝贵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的浪潮中来。可以说,在中国的美术领域内,西方19世纪美术思潮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反观当下的艺术界,在各种新的流派、观念的冲击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混乱及偏差。本文则力图从19世纪西方美术的几个重要层面出发,主要结合85新潮前后的中国当代美术,用崭新的视角挖掘19世纪西方美术的宝贵遗产,以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方法。本文从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此一时期,中国对西方美术,尤其是19世纪西方美术的引入与借鉴,这方面主要体现在19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如新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及印象主义的引入,它使得中国出现了一次剧烈的文化震荡,也为以后的思潮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着重描写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美术界的两次论争,第一次是1980年吴冠中对于印象派问题的讨论,第二次是由于罗中立的油画引起的对于真实问题的大争论。这一部分展示了中国当代在推动人文启蒙的进程中,19世纪西方美术的巨大作用;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分别从艺术自律、艺术真实、艺术个性、艺术法则几个角度来具体探讨19世纪西方美术的美学价值,在揭示这些艺术原则的同时,采用类比的方式,列举出如无名画会、陈丹青、新学院派等重要美术现象,以此来论证,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环境中,19世纪西方美术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笔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一边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潮流,另一边则也体现了当今艺术领域内的复杂形式,如所谓的前卫艺术和后现代文化,它既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暗示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艺术趣味。笔者特别推重19世纪的文化遗产,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给中国当代艺术直接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本体价值的重生,也意味着把道德观、价值观重新作为一个参照系来比较当今的艺术,让艺术本身的价值体系成为一种自觉,在艺术家们的心中重新建立起来。笔者相信,只要不断地借鉴以往的传统,从传统中突破发展,才能真正迎来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关于电磁兼容人造板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分别从屏蔽和吸波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屏蔽方面采用良导体覆面木材的方式,主要考虑了两者进行胶结复合时胶粘剂的选
在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乙肝两对半)典型模式的临床意义已有共识.
行政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立法权、行政立法权运行和行政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关于行政立法的体系和制
患者,男,44岁。以胸闷,上腹胀满6个月,晕厥5h为主诉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胸闷、心悸,上腹胀满。无胸痛、晕厥。UCG示:右心房占位病变,心包积液。转诊于某院心衰病房,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对所观察121例HSP患儿,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血过敏原测定等方法寻找发病诱因,根据临床分型,分析相关发病因素.结果在HSP患儿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