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透视——基于高管薪酬和公允价值的双重视角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重新引用的事实和高管薪酬颇高并日益猛增的客观现象,引发了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思考。关注能给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动机和机会的特别事项是完善我国对盈余管理行为监督机制、限制盈余管理行为,保证市场有效运行的突破口。这两方面成为盈余管理迫切解决的特殊事项。本文从高管薪酬和公允价值的双重视角从发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的是为了能更全面的透视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加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认识,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制约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第一章先是提出问题研究的背景,接着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第二章对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描述了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和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五章是通过收集的2007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第六章根据研究的结果,对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目的是为了限制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和公允价值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对于高管薪酬制度中的长期激励政策与盈余管理并不存在明显关系,说明高管可能存在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把公允价值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建议建立完善的的薪酬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薪酬激励政策中的长期激励不能一味效仿国外的经验,要根据我国国情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应分阶段实行,并配套完善的内外监督机制,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对于公允价值应完善应用环境,对公允价值应用应更加细化并严格按规定执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人为主观判断,同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①从高管薪酬和公允价值的双重视角作为出发点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对盈余管理行为中可能的动机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②有效的薪酬激励政策,制度本身的设计和良好的监督机制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相辅相成,不能头重脚轻,即使高管薪酬激励政策设计的很完善,在实施运行过程没有完善的来自于第三方的监督,此种政策也是不成功的。
其他文献
城市里,钢筋水泥构筑的单调冰冷而坚硬,车水马龙装点的繁华喧闹而嘈杂:每座建筑物都加盖上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的防水屋顶,仿佛人造沙漠一般,令人感受到的只是干燥的沥青表面、巨大的温差以及污浊的空气。  但如果步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屋顶,你将发现自己正置身于飘浮在空中的一片绿地,而不是沥青遍布的“荒原”。这里种植着蔷薇、绣球、彩叶草、扶芳藤等乔灌木,花草相间。花园内镶嵌着鹅卵石小径,多张木质休闲椅安放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