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雾介质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以水雾作为工作介质,取代了传统的液体介质,由于水雾介质在加工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但水雾介质与传统的液体介质相比,在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放电加工性能也与常规的液中放电加工有着较大差别,因而对其放电机理、加工特性进行系统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系统分析了水雾生成方式及应用方向,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选择出适合用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水雾介质并对其加工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气体介质的电导、击穿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气体介质放电加工理论。以气体介质放电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水雾介质电导、击穿机理。通过对大气、乳化液、超声水雾和蒸汽水雾介质中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对比实验及分析,针对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切割速度、实际切深、放电状态、材料去除率等指标,研究了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在不同介质中的加工特性。并且研究了蒸汽水雾介质中线切割主要加工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其次,在正交实验和信噪比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范数灰关联度确定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将蒸汽水雾中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灰关联度的优化问题,该方法能够方便、有效的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从而使选择出的多工艺指标下的最佳参数组合更加客观、合理。并且建立了加工时间和表面粗糙度的综合模型,在实际加工中可作为判断加工参数选取好坏的一种方法。最后,采用了基于不同加工介质(乳化液、蒸汽水雾、大气)的多次切割技术,与各次切割全部在乳化液中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介质的多次切割工艺具有更好的表面粗糙度和更高的精加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