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的热解是煤转化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技术,对煤的气化、液化和焦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煤的热解,可以为煤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利用自制的微波热解实验装置对印尼褐煤进行了系统的热解实验,研究了微波加热功率、热解时间、褐煤粒度、微波吸收剂与煤的比例等实验条件的变化对褐煤热解的影响,采用XRD、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热解前后的固体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GC-MS对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时间、微波吸收剂添加量和微波输出功率的增加,褐煤的热解程度加深;实验中发现当热解时间延长到一定时间后,则有燃烧现象产生。增加微波吸波剂的量有利于气体产物的生成,减少吸波剂的量以及增加微波的输出功率有利于焦油的产生。随着微波热解时间的增加,吸波剂Fe3O4被还原为单质铁。由SEM分析可知,微波热解后的颗粒表面有胶质物产生,颗粒表面的孔隙增大;延长微波加热的时间和增加微波输出功率,半焦表面裂痕和开口增多。不同粒度褐煤样品热解后其失重和半焦形貌的差别不大,说明煤的粒度对其微波热解的影响较小。褐煤在微波热解后的半焦的平均粒度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宽。随着微波热解时间的延长,焦油中的烷烃类产物增加;随着吸波剂量的增加,焦油中的苯酚、萘及其衍生物的产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