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的肌理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水乡古镇因为其独特性和稀缺性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作为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生活繁衍的物质载体,依托水网特征形成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肌理形态,承载着古镇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场景片段的交织,因此,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研究对于古镇风貌的延续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肌理和城市肌理的概念和分类等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引申出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概念及其一系列属性特征,与前两者而言,有其共性,同时又因独特的地域环境特征呈现出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对江南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北部多个较为典型的古镇现状进行调研,尤其是关于古镇空间肌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借助形态构成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等多种空间分析手法,从横向和纵向,宏观和微观,同时运用图表、图示等方式对比总结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特征。  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江南水乡古镇面临的问题及其具有的价值角度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对于论文研究的对象进行概念界定,确定文章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等;  第二部分分析了江南水乡古镇肌理“是什么”,将城市肌理概念延伸到江南水乡古镇中,概括出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概念、肌理单元及结构属性等,并结合江南水乡古镇地域环境特征和整体空间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总结出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形态特征;  第三部分剖析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内在形式构成,即“为什么”。从肌理构成元素、平面布局方式、模块组合形式、空间尺度、空间序列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江南水乡古镇肌理外在形式下的内在组织规律和构成原则;  第四部分研究了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延续和保护问题,即“做什么”。阐述肌理存在的价值并研究如何在古镇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延续古镇肌理的具体措施,同时由于古镇在现代社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从肌理角度寻求古镇保护和形态延续的方法;  第五部分为案例研究部分,选取盐官古镇作为研究对象,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以前四章关于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理论分析和深入研究为基础,将延续江南水乡古镇肌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运用到盐官古镇的保护和更新建设中,指导实践。  通过图底关系理论把握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整体意向特征,通过形态构成理论总结出江南水乡古镇肌理的形式构成规律,通过心理空间理论了解肌理的内在场所精神,从而对于江南水乡古镇的肌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作为古镇保护和更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校区的建设几乎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其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实施
本文首先以台湾诚品书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台湾诚品书店的经营模式及其在空间形态上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在借鉴台湾诚品书店的布局手法和空间特征的
闽南丰富的历史传统建筑中,有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宗祠建筑,它们包含了历史文化和宗教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现今环境的破败、功能的削弱和审美价值观的变迁导致人们对闽南宗祠的
滨水景观驳岸是滨水空间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它是起着配角作用,但是景观驳岸设计的好坏影响着水陆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们的游憩、景观空间的视觉审美等等。然而,建构分
从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开始,以奥运会、世博会为主要类型的重大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事件本身,更是向社会外界展示城市形象与历史文化的一次城市盛会,其承载了城市发展成果
海洋经济的开发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建设的新潮流,国家利用海岸线资源,争取更多的经济投资机会,以此来拉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研究众多,东北地区从东北振兴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安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原有气候条件。城市住区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城市空间环境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结合气候因素营造符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给陕南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陕南山地小城镇(陕南地区具有秦巴山地特征的县域中心城镇)工
当今,地域文化正在经济与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传统建筑活动被现代建筑运动所取代地域建筑艺术也被现代建筑活动包围与破坏。我国有着灿烂的建筑文化,嵩山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