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该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是刑事司法的关键和核心。我国现行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客观真实”论为指导,在理论上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在司法实务中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通过考察中外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主要理论学说、具体法律制度以及我国现行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实践状态,对我国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性质定位、立法重构及实施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展开了较深入的论述。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明确界定了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指出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就是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待证事实所必须达到的程度要求,亦即法官做出有罪认定所必须达到的确信程度。第二部分在对我国两大理论学说——“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进行认真梳理、考察的基础上,论证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在性质是法律真实,但并不排斥客观真实理念,而是蕴涵客观真实理念的科学的法律真实。法律真实所具有的合理的可接受性(正当性)包含与客观真实相一致的极大可能性、通过公正程序和法律价值权衡而获得的正当性。第三部分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两大刑事有罪判决证明标准进行了比较法考察,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两者的共同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对我国现行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及其在刑事司法中的实践状态进行考察,论述了现行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特征、实践把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论述我国应当在“法律真实”理论的指导下,吸收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合理之处,在立法上设立“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有罪判决证明标准。并对该证明标准在实施中的层次性把握及配套制度完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H.264/AVC是ITU-T和ISO/IEC联合推出的新标准,以其高效的编码效率和良好的网络友好性成为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在数字媒体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H.264高效的编码效
<正>一、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1.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工艺特点。(1)该工艺以混凝土台座表层贴薄钢板为底模,既保证了预制T梁底板底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又增加了预制台座的可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在城乡结合部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作为一个整体难以融入城市文明,难以享受到城市扩张带来的利益。他们的许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以及食物过敏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上经典的食物过敏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
众所周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曾经激发了我国几亿农民对土地的热情,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目标确定并努力破
基于浙江省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森林抚育补贴政策的认知和满意度,并运用b—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森林抚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的逐渐推进过程中,农
舆论监督是公民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二者都以追求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新闻舆论逐渐成为一支左右司法审判不可忽视的力量。
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历史实践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前瞻性思维就是现时代突显出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目的和不同的行为规范,都需要前瞻性思维的引导和调整。因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