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和DSP的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Xilinx XC5VLX50 FPGA芯片和TI TMS320C6713 DSP芯片,设计实现了一个高性能雷达回波信号采集与处理机。   本处理机用于某海事卫星雷达测试系统,采用正12V单电源供电,外壳为便携可靠的盒式结构。处理机使用USB2.0接口和高速LVDS接口实现与上位机通信。处理机为双通道中频/基带兼容结构,采样率最小1MHz/通道,最大60Mllz/通道,数据帧大小为1024点/通道。处理机主要包括五部分:采样模块、FPGA模块、USB模块、DSP模块和LVDS模块。FPGA模块主要完成高吞吐量的信号预处理以及动态数据通路的建立,其他所有芯片均通过FPGA互连。USB模块主要完成上位机和处理机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上位机通过USB模块对整个处理机工作流程进行监控。DSP模块是整机的核心处理和控制模块,负责控制采样模块采集雷达回波信号,并在信号预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其他运算。   经初步调试,本信号处理机满足了设计要求,在信号采集、传输和处理方面,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协作分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空域分集技术,由于不额外占用时间和带宽资源,并且可与其他分集技术相结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协作分集的结合不仅能够对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在通信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根天线,可以在不增加信号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
现实世界网络所蕴含的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性、拓扑分形特征以及模块化结构等基本属性改变了人们以往基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复杂网络所建立的认识。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复杂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也是国际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竞争的焦点。与常规的无线传感器
近年来,围绕着提高频谱利用率、提高通信速率、增加通信可靠性、降低对主用户的干扰,业界对CRAHNs(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进行了广泛研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
在较为广阔地域使用短波通信,使用者都希望通信保密和话路畅通。然而他们常遇到电子对抗,窃听,信道拥塞等问题。常规短波电台使用固定频率接收和发射,因而无法避开人为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