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多氯联苯对UGTs的抑制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氯联苯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存在,已有研究表明多氯联苯对机体有多种毒性作用。多氯联苯进入机体内会迅速代谢为羟基多氯联苯,OH-PCBs的浓度占人体PCBs总水平的10-30%,往往高于许多单个PCB同系物,是多氯联苯产生毒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阐述羟基多氯联苯的毒性机制更有意义。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s)是重要的II相代谢酶,能代谢体内多种内源性小分子(如雌激素、胆汁酸、胆红素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本研究旨在探究羟基多氯联苯对多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亚型活性的抑制作用,试图从代谢毒理学角度阐明羟基多氯联苯的毒性机制。方法:模拟体内化合物的代谢环境,选取35种代表性的羟基多氯联苯和9种主要人类UGTs(UGT1A1、1A3、1A6、1A7、1A8、1A9、1A10、2B7和2B17)作为实验组,溶剂二甲基亚砜作为实验的空白对照,以重组UGTs催化4-甲基伞形酮(4-MU)为探针反应,通过体外孵育实验,对其代谢产物4-甲基伞形酮-D-葡萄糖醛酸苷(4-MUG)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氯原子数量和羟基位置的OH-PCBs对UGT各亚型的抑制能力,观察OH-PCBs与UGT各亚型之间存在的复杂结构-活性关系。以2’-OH-PCB106、4’-OH-PCB106为代表OH-PCBs,以UGT1A1、-1A7、-2B7为代表UGT亚型,进行抑制动力学测定,判断抑制类型和抑制参数Ki,进一步采用体外体内外推法评估计算羟基多氯联苯暴露对体内内源性物质代谢的抑制能力。最后,本研究采用分子对接从空间结构上进一步阐明相似结构的OH-PCBs化合物4’-OH-PCB9、4’-OH-PCB26、4’-OH-PCB112、4’-OH-PCB165对UGT1A1的抑制差异,包括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果:OH-PCBs对UGTs亚型有广泛抑制作用,当使用90%的抑制率作为初始筛选阈值时,许多OH-PCBs在这个抑制范围内。所以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组羟基多氯联苯和三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进行抑制动力学测定,2’-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60μM、15.02μM和2.76μM;4’-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56μM、30.47μM和5.51μM。2’-OH-PCB106和4’-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均为竞争性抑制作用。2’-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抑制动力学参数(Ki)分别是0.4μM、1.3μM和2.7μM;4’-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抑制动力学参数(Ki)分别是0.7μM、6.8μM和4.8μM。根据公式,以[I]/Ki的比值大于0.1作为羟基多氯联苯抑制内源性物质代谢的标准,2’-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阈值分别是0.04μM、0.13μM和0.27μM;4’-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阈值分别是0.07μM、0.68μM和0.48μM。当体内2’-OH-PCB106和4’-OH-PCB106浓度超过上述阈值时,就会使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受到抑制。对OH-PCBs和UGTs的空间结构进行分子对接,四种结构相似的羟基多氯联苯(4’-OH-PCB9、4’-OH-PCB26、4’-OH-PCB112和4’-OH-PCB165)结合UGT1A1得到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6.25 kcal/mol、-7.89 kcal/mol、-7.41 kcal/mol和-7.29kcal/mol,即4’-OH-PCB9<4’-OH-PCB264’-OH-PCB112>4’-OH-PCB165,结果与初筛实验的抑制能力一致,这种抑制机制可以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来解释。结果显示:4’-OH-PCB9与UGT1A1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1个氢键(TYR-312),与LEU-81、GLY-314、PRO-290、PHE-80、THR-315和SER-287之间形成疏水性连接;4’-OH-PCB26与UGT1A1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2个氢键(ASN-259),与LEU-256、TRP-329、GLN-332和PRO-331之间形成疏水性连接;4’-OH-PCB112与UGT1A1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2个氢键(GLN-332和LEU-330),与LEU-16、SER-284、ARG-311、TRP-329和SER-13之间形成疏水性连接;4’-OH-PCB165与UGT1A1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没有形成氢键,与PHE-79和HIS-72之间形成疏水性连接。结论:1.羟基多氯联苯(OH-PCBs)作为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II相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超家族(UGTs)有较强的广泛抑制作用,这个过程与羟基多氯联苯的性质(氯原子数量及羟基位置)密切相关,在本实验筛选的35个羟基多氯联苯中,当氯原子个数为3、4、5,羟基位于对位时,其抑制能力最强,之后,我们通过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抑制动力学参数Ki进一步阐明代表性羟基多氯联苯(2’-OH-PCB106和4’-OH-PCB106)对UGTs的强抑制能力,IC50越小,则其抑制能力越强。2.羟基多氯联苯的浓度在体内超过一定阈值时,会抑制内源性物质的代谢,研究者通常以[I]/Ki的比值大于0.1作为羟基多氯联苯抑制内源性物质代谢的标准,例如,2’-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阈值分别是0.04μM、0.13μM和0.27μM;4’-OH-PCB106对UGT1A1、UGT1A7和UGT2B7的阈值分别是0.07μM、0.68μM和0.48μM。因此,我们要预防体内浓度达到此阈值,从根本上避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受到抑制。3.羟基多氯联苯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具有复杂的结构活性关系,本实验借助分子对接软件,从空间构型上验证OH-PCBs对UGTs产生抑制作用的内在机制,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引起的,其结果与初筛具有一致性,分子对接的结合自由能值越低、氢键越多、疏水作用越强,则OH-PCBs的抑制能力就越强,4’-OH-PCB26和4’-OH-PCB112有两个氢键,而4’-OH-PCB9和4’-OH-PCB165只有一个氢键,本实验结果为:4’-OH-PCB9<4’-OH-PCB264’-OH-PCB112>4’-OH-PCB165。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国产消心痛用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目的于心绞痛发作时,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舌下含服。对照组口服国产消心痛治疗。结果止痛结果观察组总
数字全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宏观领域,数字全息技术有全息影像,数字全息光栅技术等等,在显微领域,数字全息显微技术能够实现对被测物体的定量、快速、无损、非接触检测而迅速发展,基于这些特点,使得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微机械,微电子,微光学元件、生物医药、空间粒子测量等众多领域。在众多数字全息显微方面的研究中,在得到相位重建像时,普遍存在着高阶相位畸变对重建像的影响,并且由于搭建与调节试验装置存在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Pt/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钛酸锶钡(BST)薄膜,利用气氛炉对薄膜进行晶化处理,晶化后薄膜的应力采用XRD表征.研究其残余应力随晶化温度变化的趋势.结
按配方TiO2+0.3%(SrCO3+Bi2O3+SiO2)+0.075%Ta2O5,以典型的陶瓷工艺制备样品。通过,I-T和I-V测量,将压敏电阻视为双向导通的二极管,应用半导体理论对低压下的,I-V数据进行处理,测定了TiO2-SrC
聂鑫森作为当代文坛的短篇小说名家,其很多作品因为既富含浓郁的古典美学情调,又体现着新的时代气息和创新倾向而被人们称为“新笔记小说”。在他的小说中,儒家正直自强、仁爱担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72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在给
校园恶性暴力现象无论是内发式还是侵入式,都呈现出数量上升、施暴与受害者群体化、行为与结果恶性化程度加重的特征。在探析校园暴力原因的同时,需要进行防控机制研究,包括
郑宋明老师是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丽水市名中医,海派中医丁(甘仁)氏内科传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韩哲仙学术继承人,从医38年,专攻中医肝病,辨治黄疸有独特的见解。
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废水处理资源化回用技术,其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常规污水处理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