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肿瘤超声造影灌注模式方法学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肾皮质实性肿瘤的有效诊断指标及诊断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科进行超声造影的286例患者287个肾实质占位性病变(病理证实226例,CT/MRI及随访证实61例)。应用Acuson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4C1凸阵探头,对比脉冲成像技术,造影频率1.5 MHz,机械指数0.21。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剂量1.0~1.8ml。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常规超声图像上将肿瘤按大小分为3cm以下、3~5cm及5cm以上三组。将肿瘤回声与肾皮质比较,分为高、等、低三类。观察肿瘤的形态,记录其长轴是否与邻近的肾皮质垂直。观察肿瘤周边是否有低回声晕。观察肿瘤的血流形态,周边是否存在线状的环绕肿瘤的丰富彩色血流信号。CEUS图像中,再次记录肿瘤的大小,并观察肿瘤内部造影剂的进入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峰值表现等,同时观察肿瘤的增强程度,分为高/等/低增强。应用SonoLiver定量软件分析73例肿瘤的灌注分布情况、消退时间差值和增强程度。  结果:CEUS对实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合定量分析软件和定量参数,特异性可达99.1%。有效诊断指标为肿瘤内部最高灌注区与肿瘤整体的消退时间差值,以及60s时肿瘤高增强。肾癌消退相表述为“快退”/“慢退"的差异在于选取的参照不同,将肿瘤内高增强区与肿瘤整体对照,高增强区的消退时间快于肿瘤整体,是为“快退”;若与肾皮质对照,60s时肿瘤的灌注强度仍高于周围肾皮质,是为“慢退”。SonoLiver软件的Imax模式可半定量地提示恶性肿瘤内部的不均匀程度,其敏感性优于视觉观察。CEUS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肿瘤的边界和轮廓,大部分恶性肿瘤造影后直径的测值较造影前增加,且随着肿瘤尺寸的增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结论:CEUS中肿瘤内部最高灌注区与肿瘤整体的消退时间差值和60s时肿瘤高增强是诊断肾细胞癌的特异性指标。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因为目前环境的恶化等原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常见并且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而且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