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ofultrasound,CEUS)是利用造影剂注入人体后,某些组织的回声与周围回声差异增大,再利用不同组织之间的灌注时相差异,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声诺维(Sonovue)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能够实时动态观察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为病灶鉴别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方法。近年来,新型声学造影剂及造影成像技术的进展成功开辟了全新超声造影领域,医学超声正逐步从解剖成像技术深入到功能性成像的临床研究和应用领域。超声造影已经在肝脏、胰腺、肾脏、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妇产科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以及产后出现的相关疾病等,其中以子宫疾病最为多见。妇产科相关疾病中包括良性病变,如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葡萄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常规二维超声能够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观察到病灶的血供情况,但是对低速血流敏感性较低。超声造影通过对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的动态观察恰恰能够弥补彩色多普勒对低速血流敏感性较低的缺点。
本研究通过对64例常见妇产科相关疾病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进一步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不同常见妇产科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作用,探讨超声造影在常见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妇产科相关病变并经超声造影者64例,年龄22-59岁,平均(36±8)岁,并均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常规超声检查
使用EstaoteMylab90彩色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EC1123频率4-8MHz,高频探头LA523频率4-13MHz,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毗邻关系、有无腹水等,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检查,观察血供情况,PW测量血流参数。
3.超声造影检查
以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vue为造影剂,每瓶25mg冻干粉用5ml生理盐水稀释并震荡成为微泡悬浮液备用。在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后,选取典型切面(实质性成分为主,CDFI血流信号最丰富的最大切面,切面内尽量包括病灶周围正常组织以作对照)固定探头,仪器切换至造影模式,选择CnTI造影匹配成像条件,确定感兴趣区,抽取1.6ml配备好的Sonovue造影剂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再抽取5ml生理盐水冲洗针管。造影剂注入的同时开始记录造影剂在病灶内灌注的全过程,记录时间5分钟以上,将动态图像存入电脑硬盘以备脱机分析。
观察造影剂在病灶内的强化与消退情况、强化强度、强化方式,并与周围正常组织增强情况相比较。
结果和讨论:
64例病变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良性病灶49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s,EMP)9例、子宫平滑肌瘤15例、不全流产宫腔残留12例、完全性葡萄胎5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6例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2例;恶性病灶13例,均为子宫内膜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疾病的声像图有相似之处,在超声造影过程中,这些病变在造影剂进入和消退时间、强化强度和强化方式上表现出差异,各有特点。
结论:
本研究通过在部分常见妇产科相关疾病中尝试应用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超声造影能够提供丰富的病灶血流灌注方面的信息,对于病变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对妇产科相关疾病做出鉴别诊断,尤其在判断病变良恶性方面,从而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