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精细化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建设与管理将影响整个城市的运行。社区更新是解决社区综合性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公众参与则是促使社区更新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在《人居三》的倡导下,公众参与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在我国社区更新实践中,公众参与却不尽人意,存在参与主体地位不平等和居民参与形式被动等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虽然国内外社区拥有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但在人们对社区有着共享愿景的前提下,国内外社区更新公众参与有着可相互借鉴的理念和方法。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重庆渝中区嘉陵桥西村和英国卡迪夫伊利社区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两社区更新公众参与,揭示共性及差异,挖掘其背后的动因机制,探索性地为我国社区更新公众参与完善提供参考。本文针对研究问题,界定核心概念并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更新及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取出社区更新公众参与研究要素。进而,引入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分析中的线性回归方法,构建社区更新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和公众参与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再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基础数据。最后,在共同的人居目标下,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系统性地对嘉陵桥西村和伊利社区背景、社区更新公众参与组织方式、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和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共、异性并互相借鉴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本文发现在嘉陵桥西村和伊利社区更新中,各主体整体参与度变化趋势相似,但在各阶段参与的组织方式和深度存在差异;归属感、居民能力、公共精神、社会网络资本、社会信任资本和活动空间对两社区居民参与度均有影响,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两社区居民对参与成效均持较高满意度。基于此,本文从嘉西村更新公众参与现状着手,引入全过程参与理念,以住建部提出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思想为方针,探索性地构建了社区更新全过程公众参与模式。最后,本文在正视嘉西村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既有优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吸取伊利社区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经验,为嘉西村公众参与的进一步深化提出策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职责;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引导社区多年龄结构群体有效参与;居委会与社区规划师建立合作机制,由其系统性培育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恢复居委会自治职能,建立社区基金会;正式化社区规划师参与地位,明确其职责与义务;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地位,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改善邻里网络,提高居民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