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联合临床病理信息和肿瘤转移相关分子生物学信息,挖掘与可手术食管鳞癌远处器官转移相关的因素,建立可手术食管鳞癌术后远处器官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旨在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从我院已经建立的食管癌数据库中,筛选出1997年1月1日至2004年1月1日期间接受手术治疗、随访完整的胸段食管鳞癌病例作为训练集。从河南林州市食管癌医院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食管鳞癌病例作为验证集。分别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术后石蜡组织标本构建组织微阵列。用IHC技术,对20个标志物在组织芯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筛选出与食管鳞癌远处器官转移相关的标志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分析各种因素在食管癌远处器官转移中的作用规律,建立可手术食管鳞癌术后远处器官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根据纳入的变景不同,用训练集数据构建SVM1(pT+pN)、SVM2(pT+pN+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和SVM3(pT+pN+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p21+CD29+NFκB+HER2+EGFR)三个数学预测模型来预测食管鳞癌远处器官转移发生情况,并用验证集数据对以上三个数学模型顶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远处器官转移预测模型的训练与验证用MATLAB(R),Version7.7.0.471(R2008b)科学计算软件编程实现,在Precision T7500(Dell)塔式工作站台式计算机操作平台完成。
结果:
共有319例患者符合训练集的纳入条件而构成训练集,其中远处器官转移高危者94例,低危者225例。验证集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远处器官转移高危组76例,远处器官转移低危组88例。在SVM模型的训练中,SVM1、SVM2和SVM3预测远处器官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74.8%、78.2%和84.1%,SVM3的预测准确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验证集检验,SVM1、SVM2和SVM3预测远处器官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73.7%、76.1%和83.7%。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SVM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中国可手术食管鳞癌的术后远处器官转移。结合临床病理信息和肿瘤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能够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