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模式系统设备发现与帧缓冲服务端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新趋势,与此同时Android智能手机的使用正愈加普遍化,如何使驾驶者能无缝连接并通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触摸显示器显示和控制手机应用,大力提升电话、导航、社交活动和音乐等车载服务的可用性,正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所研究的终端模式系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它基于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虚拟网络计算)实现,分为手机服务端和车载客户端,本文主要针对手机服务端进行研究。本文以将VNC应用到车载系统中实现终端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移植过程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了一款开源的VNC软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了解其架构和原理,结合终端模式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现有VNC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1)需要用户必须手动输入IP地址和端口信息,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显得非常的繁琐,降低了用户体验;(2)存在刷新率不高的问题,使得车载终端系统在屏幕显示更新上不能及时与手机同步,同时在操作上还不够流畅,影响用户体验;(3)现有的VNC系统还不能实现滑动触摸功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设备发现和帧缓冲服务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第一,针对问题(1),本文通过对设备发现技术的深入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IP固定法和集成UPnnP,最终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无需输入IP地址和端口信息;第二,针对问题(2),本文深入研究了屏幕热点捕获技术、像素转换算法、图像变换算法和更新发送机制等,并对VNC所采用的RFB(Remote Frame Buffer)协议做了部分修正以适应本系统。其中,为了实现快速检测出变化的屏幕信息以充分利用有限带宽过程中,提出了将屏幕切割为小块的办法,以达到每次只发送变化的区域,以及为进一步减少数据的发送量,对像素格式进行转换;为了更新发送的及时,采用服务器主动式积极更新发送策略;同时,当服务端与客户端屏幕大小不一致时,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图像变换;另外,对于多客户端的处理,分析了现有并发处理技术,最终采用了动态线程池进行并发处理。最终,本文所实现的终端模式服务端相比于开源VNC系统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第三,针对问题(3),通过对linux下输入事件处理的研究,实现了本系统对滑动触摸事件的支持。最后,本文给出了终端模式服务端的测试结果,同时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以及针对本文所实现的系统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该文指出证券POS网络系统架构的目的是(1)多方面地满足当今股民的个性化的需求,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2)股票POS终端机将会得到广泛推广,还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论文首先介绍了家庭网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对宽带接入技术、内部互联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信息家电以及家庭网关,提出了以家居服务器为核心采用多种组网技术的家庭网络
该论文首先分析现代远程教育部门的发展和特点,探讨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系统工程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应为学生会提供的支持服务;对国内外现代远程教
XML作为一种商业应用之间传送数据的极好的手段,能以有效方式在应用之间存储、转换和传送数据,正不断受到青睐。 本文在基于一个.NET开发的酒店管理网站的基础上,引入了XML技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它的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
该文主要就CBR专家系统中案例知识获取和表示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比较实用、具体的技术方案.案例知识库是CBR专家系统的核心.针对当前网络信息时代,该文提出一个带有智能搜索同
需求工程作为软件工程的子领域,是一个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的开放性学科。传统的需求工程主要是由功能驱动的,随着技术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诸如安全性、可靠性等非功能需求对软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已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课题针对多级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SDM3,深入探讨了多级安全事务处理机制.它是多级安全数据
该文对基于C/S结构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进行了研究.该文首先介绍了C/S结构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以及C/S结构对数据库技术的影响;并从C/S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和C/S应用
近年来,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是车辆之间自组而成的网络,通过车辆构建多跳无线网络,驾驶员可以了解路况及车辆信息,进而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