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德国发起的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潮开启,不仅引领了欧洲在制造业的创新,也推动了其转型升级。同时,各国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制造业转型方案,开启了对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创造模式。我国于2015年5月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项目,作出了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面对智能制造,规划列出了重点发展行业,并做出了优先发展示范项目,其中,汽车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某X汽车公司作为我国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生产规模以及技术上都是国内的佼佼者。同时,其紧跟行业政策导向以及制造技术等行业核心能力的创新发展,并不断寻求制造创新的技术及管理方法。本文从X汽车公司的整车工厂制造系统入手,基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对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目标要求,结合X汽车公司的具体情况及战略规划,重点研究X汽车公司整车工厂制造能力的运行评价问题,运用科学、严谨的理论方法以及建立重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评价X汽车公司整车工厂运行阶段的制造能力水平。随后通过具体的实证案例分析,将某汽车公司整车工厂运行阶段3年相关数据代入到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分析法进行结果分析并得出评价结论。另外,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用了三个级别的指标。一级指标的设置是指制造能力综合评价值,它是根据九大二级指标的评价数值以及各自的权重,利用加权算数平均法或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被作为评价整车工厂制造能力评价的最终评价指标;而二级指标则综合考虑了相关智能化目标与X汽车公司的战略规划,并且参照了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政策导向指标要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白皮书1.0》以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等政策性文件,同时针对反映整车工厂制造能力的重点要素,制定并提取了九大系统模块;三级指标则是选取了能够评价二级指标的KPI指标,通过相应数据的提取和应用来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及应用性。在涉及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以及评价理论上,主要应用了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多目标综合评价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数值并评价出制造能力指数的量化数值,最终通过年度以及各评价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对X汽车公司特定时期整车制造能力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旨在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评价数值以及其整车工厂现行运行的情况,使其能够及时认清现状并根据目标及战略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措施。